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竹林深处

竹林深处

2013-10-24 01:34 作者:小蚕 阅读量:41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茂盛的竹叶,一片一片,在竹林的上空,撑起了一把大伞,在每一个枝头,挂起了一个个“个”字,这才想起语文书里的“竹”字,是多么的栩栩如生啊!

家乡地处长江中下游,水陌交错,气候宜人,适合竹子生长。在古诗词里,家乡常常被称为“竹西佳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那片竹林深处,更是孕育了一位以竹言志的“诗书画”三绝怪人,郑板桥。

家乡的翠竹比不上浙江一带的干粗叶茂,漫山遍野,气势磅礴,他们略显清瘦,如小家碧玉,亭亭玉立。一棵一棵,一丛一丛,散落在每户人家的屋前屋后。一户一林,一个村庄有十几户人家,十几片小竹林也就连成了一片大竹林,在风中摇曳,在雨中婆娑,给主人家的小屋平添几分阴凉,几分诗意。那飒爽的英姿,持久的碧绿,伴着家乡人走过了春夏秋冬,走过了严寒酷暑!

我家住在一个小土坡上,没有竹林,于是,在童年里,能走进那片竹林,也成了一份向往,一件乐事!

当春天的第一声雷,催促冬眠的小动物赶快起床时,竹林的那些小竹笋们,也开始在泥土中蠢蠢欲动;当春天的一场雨,牵出小草们嫩嫩的手臂时,家乡的小竹笋也终于冲破泥土,在竹林里探头探脑,如饥似渴的允吸乳汁般的甘霖。

那一片青翠,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也吸引了我们的脚步。呼着湿湿的空气,我和小伙伴们踏进了那片竹林,惊喜的发现到处都是尖尖的竹笋,高的,矮的,脱了竹套的,没脱竹套的,一个一个,争相着印入眼帘。地上铺着一层竹叶,踩在上面软绵绵的,很舒服,可刚走几步,就感觉脚下有东西在顶着,轻轻的拨开那层竹叶,啊,一个小竹笋正眨着眼睛像我们微笑呢!于是,更加小心翼翼的垫着脚,生怕伤了哪个小生命!

只是那群男孩子太野蛮了,他们要拔了这竹笋,回家烧着吃,或者当剑舞,他们说这竹笋的味道好极了!看着被他们拦腰折断或连根拔起的竹笋,女孩子觉得好心痛。于是在那片竹林里,常常会为了这竹笋和男孩子发生争执,有时还会大打出手!但最终遭殃的还是那竹笋,伤心的还是我们这群女孩子,哈哈大笑的自然就是那群男孩子!就这样,哭着,笑着,打着,闹着,不知不觉中,小竹笋已经长得比我们高了!

一阵风过,竹林的上空就响起一片蚕食桑叶的声音“沙沙沙,沙沙沙”,如一首音乐萦绕在我们的耳际。那竹叶上的小水珠,也从空中洒落下来,竹林里又飘起了一场零星小雨。那水滴滴在头上,滴在脸上,滴进脖子里,啊,好凉啊!水滴惊得我们缩起了脖子,发出一串串笑声,眯起眼睛,抬起头,寻找那水滴的来源!

茂盛的竹叶,一片一片,在竹林的上空,撑起了一把大伞,在每一个枝头,挂起了一个个“个”字,这才想起语文书里的“竹”字,是多么的栩栩如生啊!

包在竹笋外面的那层竹套是褐色的,上面布着星星点点的花纹。一节一套,随着竹笋的成长而长,伴着竹节的成熟而落。竹子一天天的长高,竹套一片片的剥落。刚脱竹套的竹节,一片新绿,尽现生命的美丽和娇嫩!

我最喜欢将地上的竹套一片片的捡起,竹套遍地都是,不消片刻,就能捡起一大把。我把这些竹套扎成一捆,放在通风的地方晾着。等到端午节的时候,妈妈就会将这些竹套浸在水里,泡软了,用他们做扎绳,扎出一个个玲珑的粽子。粽子在锅里煮着,那股竹套的清香还会时不时的溢出锅外,飘到我的鼻子里!经过几个时辰的焦急守候,那些粽子终于可以出水了!掀开锅盖,那股竹套的清香更加浓郁了!松开竹套,展开粽叶,深深的吸上一口,轻轻的咬上一口,是糯米的清香,是芦叶的清香,是竹套的清香,揉合在空气里,融化在唇齿间,久久不会散去!

我是如此的热爱这片小竹林,每天放学归来,都要去转一圈,即使外出上学偶尔归来,也不会忘记溜达一下!

可是有一天,当我站在那片竹林前,却意外的发现在两株竹子的顶端开出了粉红色的小花。

一棵竹子开花了,两棵竹子开花了,一片竹林开花了,两片竹林开花了。那粉红色的花朵在泛滥,在哭泣,在晚霞中,那么热烈,那么悲壮,那么无奈,像一团火,在燃烧!

家乡人都忙着赚钱了,没有谁来理会这一片小竹林了!

黄了,枯了,长草了。

我多希望自己能够挥毫泼墨,留住小竹林曾经的婀娜多姿,曾经的英姿飒爽;我多希望自己能够吹奏笙箫,让那风过洞穴,成为世间的天籁;我多希望......

可是我只能任水珠在枯叶上旋转,转出我的眼,转出我的脸,转出蓝天,转出白云。

好多年过去了,记忆,已经在时间里消磨得褪了色。

可是那一天我回到家,却闻到了一股熟悉的清香。是糯米,是芦叶,是竹套!是曾经的那片小竹林?

我又看到了一个个扎着竹套的碧绿的粽子。原来是妈妈在姨妈家的那片竹林里捡的竹套!

于是,家乡的那片小竹林也在清香里慢慢的鲜活起来了。(小蚕.2006年秋)

相关文章关键词

《竹林深处》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