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思念
每逢过年迎春来,热闹忙碌之余,闲来无聊,总是想念小时候的点点滴滴,亦或是一个人,亦或是一件事,若隐若现,说清晰却模糊,说模糊却在心里,无不为之荡起涟旖满怀。
曾想绞尽脑汁的和中学时的同学取得联系,可昨夜短信联系了从未间断联系的好同学,更是好姐妹,她竟然在老家也没有一个记录在电话薄的同班同学。瞬间,百感交际,些许失落,些许释然。一时道不清说不明。
我的中学时代,是在一个叫牛坡大队(现在是村委会)的村子上名曰——牛坡中学就读的书。校园是清朝官员牛树梅的官邸。据历史记载,牛老爷可是为朝的清廉官员,名留青史。时至今日,年长的父辈们常常说起有关于他的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后来,经过历史的变迁,牛老爷家的大宅院成了我读书上学很有名气的中学学校。学校的建筑那时一律保持原始。
校门是清朝式样的古建筑,气势雄伟,古朴厚重。跨进校门的走廊,走廊两边建造着两排一间连着一间的小房子,读书的那时是老师们的宿舍和办公的地方。也是同学们犯了校中规被喊去痛斥训话的最不想走进的小屋。估计是当年牛老爷家仆人的居所,为了给主人看家护院,也是为了方便伺候主人进进出出。
小步跨下台阶,走过一小段石头铺成的小院走廊,南北座落着是很大房屋,南侧是我中学三年上课读书,下课和同学们拥挤地坐在一起说笑打闹的教室。三年的青涩与懵懂,还有怎么也学不好数理化时地羞愧,都留在这间古朴的屋内。
踏出房屋中间的走廊,越下一个高高的台阶,来到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北西各自座落着立有木柱,雕刻了花纹图案的清时古屋,房屋看起来很是气魄。漫步走过院落,右北面既有老师办公的,又有住校生的宿舍。这里大概是旧时牛老爷家的下人和厨子们干勤杂活的地方。
一直朝前走,来到一个宽阔的操场,操场的边缘栽着白杨树,以及少数的竹子,还有零散的花花草草,我想是牛老爷家的旧时后花园,那里是我和同学们嬉戏玩耍的好地方,也是同学们一起出早操,开运动会和举行大一点活动的最热闹场所。我更是在那里学会了用树叶含在嘴唇吹出的声音,也学会有了用大母指和中指交叉搓出的叭叭叭地响声,那时我心里是美滋滋的,很骄傲。
回想我的中学时代,记忆最深刻的是,从初中一级到初三毕业,我都是坐在倒数第二排。当初暗恋喜欢过一个男孩,他后来考上高中,接着后来考上大学了。听说人家在法院工作,还当官了呢。少女时的爱慕,悄悄地藏在心里。纯纯的只是在心里偷偷地喜欢。一别三十年了,人家肯定忘记我这个同学了。也许今生再无缘相见了。
当时我们班大概五十个左右的同学,男生女生差不多一样平分秋色。班主任老师虽然很严厉,一副脸经常很严肃的样子,可是男生照样很调皮很捣乱,时常被严加管教。记得因数理化差,对老师经常很疏远,没有什么好的印象。经常是敬而远之的心态。因为老师喜欢学习好的同学。说句心里话一点儿都不想念曾经相伴三年的老师。人们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那要看什么样的师长,值不值得我想念和回忆曾经的好。当年班上的同学能记得名字的很多,其中同学之间有相恋结成连理的就有两三对。比如,秀芳和兵兵,金彤和跟长等,同学们随着毕业,都各奔东西。三十年过去了,现在做官的做官,掏粪的掏粪,谁敢联系当年的同学友情呢?!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人家做了官的躲还来不及呢!
但是,每当我看到或听到人家同学们聚会,见见面,叙叙旧时,我都会想起我的同学。此刻,在这新春佳节之际,手机一个字一个字摁着,那时的教室,那时的老师,那时的同学,男生女生,那时上课的情景,老师的声音,同学们在底下的窃窃私语,那时的考试课堂上,还有我偶尔偷偷抄同桌的数理化时的那种胆怯与羞辱,仿佛都在眼前,耳边回荡。
牛坡中学,我的中学校园。留下了我的花季倩影,以及我不专心求学的遗憾。真的,有机会我想拿着相机来看您!一别三十年的同学,未来的日子依然是一别再别的序曲。相见难,见到更是物是人非,那就怀念吧。不在乎你们想不想念我,任我的思潮在这春之将至轻轻地萌动……
璞希手机完成,电脑修改于2012.1.30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