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党旗添光彩
斯大林说:共产党员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
夏明翰说: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江竹筠说: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华晓阳说:入党就要准备吃苦,不要想从党里捞什么,而要为党旗添光辉。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91周年而作。
——题记
一、鲜红的党旗血染成
每当我听到“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鲜红的党旗也是由无数共产党人的鲜血染红的,其中也有我舅父杜宪君的鲜血。
我的舅父杜宪君是一名共产党员,抗日英雄,1944年被伪军杀害了,死得非常刚烈。
舅父从小就给地主喂猪、放羊,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受地主的打骂。15岁那年,他不堪忍受地主的欺侮,逃出虎口,参加了微山抗日游击队。18岁时舅父参加了共产党。入党后他的觉悟大大提高,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屡建战功。不久他担任微山抗日游击队队长。他出生入死,活跃于微山湖一带,打鬼子,斗伪军,神出鬼没,使鬼子、伪军闻风丧胆。敌人对他恨之入骨,伪军司令部悬赏1千块大洋捉拿杜宪君。
在一次执行任务时,杜宪君被伪军捉住了。伪军司令喜出望外,他以为只要撬开杜宪君的嘴,消灭游击队指日可待。可是敌人打错了算盘,他们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有从杜宪君口中套出游击队的任何消息。敌人无可奈何,就对杜宪君施以酷刑。各种毒刑全用遍,他就是不开口。敌人实在没有办法,最后决定凌迟处死杜宪君。
行刑那天,敌人再次逼问杜宪君,只要他说出游击队活动的地点,就可以免他一死!这时他怒目圆睁,厉声说:“要杀要剐由你,要我说出游击队活动的地点,妄想!”敌人恼羞成怒,一刀插在杜宪君的大腿上,一股殷红的鲜血顺着他的大腿涌流出来。杜宪君咬紧牙关一声不吭。惨无人道的刽子手用尖刀将杜宪君身上的肉一片一片的旋下来,他毫无惧色,怒斥敌人,骂声不绝,这时敌人将尖刀刺进杜宪君的心脏……一位共产党员、抗日英雄停止了呼吸。
舅父和无数共产党人的鲜血没有白流,它将党旗染红,使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共产党人和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一定铭记先烈的功绩,继承先烈的遗志,发愤图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好,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二、党费
按时交纳党费是每个党员应尽的义务,也是党性强的具体表现。电影《党的女儿》中的地下党员用青菜、豆角、黄瓜、咸盐作为党费,由联络员冒着枪林弹雨送交党组织。就是在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那时我是党支部书记,每到发工资那天,我们支部的党员就到我这里来交党费。有一名“特殊党员”,她被造反派打成“特务”,又被“开除党籍”,她也按时交纳党费。按规定她只需交纳1元4角,可是每次她都交10元。这位“特殊党员”就是我院机械系党总支书记华晓阳。
华晓阳是一位久经考验的老干部。1938年她从农村来到上海,由地下党组织安排在某纱厂当纺纱工,不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在一次全市大罢工中,她走在游行队伍前列,高呼口号,散发传单,慷慨陈词,控诉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罪恶。她身穿红衣,活跃在游行队伍之中,一时被人们誉为“红衣女嘞”。她的英勇事迹登在解放后的《红旗飘飘》杂志上。
就是这样一位共产党员在“文革”中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造反派”诬蔑为“特务”,“开除党籍”,关进“牛棚”,大会批小会斗,她的身体很快被搞垮了,神志不清,过去的一切似乎都忘记了,唯独没有忘记自己是共产党员,每月5号发工资时,她准时向我交纳党费。她好像在说:“我永远是一名合格的中共党员!”
1969年,华晓阳同我一起去五七干校劳动,她每月还是交10元党费。有一次她对我说:“我告诉你个秘密,我把每月的工资节余下来放在一个木盒里,我准备把它作为党费交给党组织。”
1976年我调离北京,后来听说1979年为她平反,恢复党籍。时至今日,华晓阳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每当我交纳党费时,她那高大的身影总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是中共党员”的声音仍在我耳边回响,她将永远激励我努力为党工作,做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
三、入党就要准备吃苦
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舅父是一名共产党员,1944年被伪军杀害了,死得非常刚烈;中学时看电影《董存瑞》,知道他“为了新中国”,手举炸药包英勇献身。因此,我从心里敬佩共产党员。后来我发现,那些“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有重大贡献的英模人物,大多数都是共产党员,于是我心中萌发了入党的愿望。但我觉得自己离共产党员的条件相差太远,所以不敢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1959年我考上北京化工学院,著名化工专家侯德榜在开学典礼说:“我是老化工学生,在美国求学8年,你们是新的化工学生,我祝贺你们,寄希望于你们,祖国的化学工业等待着你们去开发、去振兴!”
侯德榜的讲话对我鼓舞很大。那时大学生的最高境界是“又红又专”,我立誓成为“又红又专”的化工专家。就在这时,我向党组织提出了入党申请,党总支书记华晓阳找我谈话,她说:“入党就要准备吃苦,不要想从党里捞什么,而要为党旗添光辉。”我永远记住总支书记的话,要做一名合格的为党旗添光辉的共产党员。
1960年6月,我到锦西化工机械厂参加生产实习,我看到铸造车间生产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尤其是清沙时,尘沙飞扬,烟雾弥漫,呛得人喘不过气来。当我得知有的工人得了矽肺病已经不能参加劳动时,我感到揪心的难受。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向车间技术员请教,拜工人为师,去图书馆查资料,同师傅一起提出了“水力清沙”的方案,大家齐心合力,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完成了“水力清沙”任务。为此,我被评为北京市优秀大学生。
在大学期间,我刻苦学习,发奋读书,考试成绩门门优秀;我担任班长,积极开展班级工作;三年困难时期,为支援灾区,我自愿把粮食定量由36斤降为34斤,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和同学们一起渡过了难关,1963年我被评为学院三好学生。经过长期考验,毕业前夕我终于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自打入党之后,40多年来,我时刻牢记“入党就要准备吃苦,要为党旗添光彩”,清清白白做人,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工作,年既老而志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