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井沟往事之一
太阳升起老高老高了,王保长村前村后的吆喝了好几次,人们才三三两两的扛着锄头从自家屋子里出来,这情景,正应验那句“太阳出来红彤彤,扛着锄头去上工。”
地里的苕苗在玉米杆砍了之后就露出了稀稀拉拉的丑态,今天照例是做前一天没有做完的事情,女人们在苕地里镐草,男人们沏粪。
“秋生家里的,昨天晚上又加班加点的搞了嘛?”
“搞啥子哦,肚子都吃不饱,想搞都莫劲,哪像你那么骚,叫的跟杀猪一样。”
女人们一到地里,就开始说些不三不四的玩笑话。
说着还不过瘾,趁着刘小芬不注意,梁春秀就在刘小芬饱满鼓胀的奶子上狠狠的捏了一把。刘小芬哪里能依,两个女人就在苕沟里厮打开来,刘小芬生的膀大腰圆,三五两下,梁春秀的外衣就被生生的剥了,一对奶子明晃晃的在胸前乱蹦,两个披头散发的女人,活生生像极了两条发情的母狗。
其他的女人们,不帮手,也不拉开,都乐颠颠的看着两个女人疯,在物质贫乏的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世界也极其空虚,需要的,也许正是这样子泼辣的奔放和发泄。
王保长去男人们沏粪的地方巡视了一遍,所有该出工的都在,唯独没有看见刘福成。
王保长就倒背着手站在太阳下的山梁山,远远的看着那两个在地里疯狂打闹的娘们,他费力的咽下大大的一口口水,硬生生地把快到嘴边的一句脏话咽了下去。
“咚”的一声,把王保长吓了一跳,他四处看了看,连个鬼影子都没有,王保长心里正纳闷呢,就听见身后的稻草悉悉索索的响声,回头一看,刘福成正揉着惺忪的睡眼从稻草里出来。看见保长站在面前,刘福成很明显的吓了一跳。他慌慌忙忙的用手去堆稻草,王保长一把拉过刘福成,三下五除二的就从稻草堆里搬出了一袋玉米。
“刘福成,你狗日的胆子大的很咯!”王保长显然也被那袋玉米吓了一跳。
刘福成就筛糠一样的抖,他一下子跪在地上抱着王保长的腿,一个劲的哀求,但是王保长显然就是一个不容腐蚀的革命干部,他依然倒背着手,昂首挺胸的大步走了,看都没有看一眼刘福成。
晚上的批斗会,人到的很齐,刘福成站在中间,像个龟儿子一样。
王保长先发表了一通战前动员演讲,要求大家不要顾及乡亲面子,认真严肃的对待刘福成偷粮的问题,王保长说:“因为刘福成偷了生产队的粮食,这样子大家就都吃不饱,大家都吃不饱,大家都吃不饱,后果就很严重。”有了王保长这番动员,大家都积极主动的发言,可怜的刘福成,就被大家斗灰头土面的。
挨完了批斗,刘福成焉耷耷的往家走,从生产队的堂屋到家里,要经过一条河,那条河叫王堰,河面有好几丈宽,夏天里,男人和孩子们总爱到河里洗澡,女人们也会在夜色的掩护下三三两两的到河里撒野。刘福成走到河边的时候眼泪就簌簌的往下掉,眼泪一掉,心情就无比的悲凉,刘福成一屁股坐在桥磴上,望着清艳艳的一河水,就想起了往事。
刘福成从小没爹没娘,吃百家饭长大,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娶了个媳妇,日子虽然过的穷,可好歹也算有了个家,哪想到短命的婆娘在生下女儿之后就一命呜呼,留下嗷嗷待抚的三张嘴巴,刘福成是又当爹又当娘,日子过的比黄连还苦。
刘福成也不想去偷生产队的粮食,他也知道乡亲们对他有天大的恩情,可是家里三个孩子,最大的儿子才7岁,最小的女儿才一岁,就生产队里分那点可怜巴巴的粮食,真的不够一家人塞牙缝,看着孩子每天饿的哭个不停,刘福成真恨不得自己身上也能像女人那样长个奶子奶孩子。
昨晚刘福成好不容易才把孩子匡睡着,他鼓着胆子,拿了条口袋,偷偷摸摸的摸到生产队的晒场上去。刚刚从地里收回来的玉米像座小山一样的堆在晒场中间,秋生和田二麻子负责看守,上半夜,秋生和田二麻子一直抽着烟摆龙门阵,看着明明灭灭的烟火,刘福成不敢下手,也不敢睡觉,就一直耗着。他瞪着贼一样的眼睛,往着月光下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心里痒痒的。好不容易熬到天快亮了,秋生和田二麻子实在坚持不住,倒在玉米堆上呼噜就打的震山响,刘福成就像只猫一样,悄无声息的靠近玉米堆,手忙脚乱的装了小半袋玉米,心急火燎的往家走。
走在小山梁上的时候,刚好赵富贵出来拉屎,这个赵富贵有个特点,他从来不在自己的茅坑里拉屎,总在每天黎明前来小山梁上的地沟里拉屎,一拉就是大半个小时。
刘福成没有退路了,他把玉米和自己一起用山梁上的稻草盖着,想等赵富贵拉完屎就回家,天亮了还要去生产队沏粪呢。
可能是空气清新的缘故,赵富贵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中慢条斯理的拉着屎,一边拉还一边饶有兴致的哼着小曲。
守了一个晚上,刘福成又害怕又累,倒在干净清爽的稻草里,不知不觉就睡着了,这一睡,就睡到了日上三竿,要不是那一个响屁把保长吓了一跳,刘福成还真不知道自己会睡到什么时候去呢。
想到刚刚乡亲们鄙视的眼神,刘福成觉得他再也没有脸面在黄井沟这个地方呆下去了,他愧对乡亲们的抚养和帮助。
想着想着,刘福成就向水里走去,河水就像母亲的怀抱,让刘福成觉得安心和踏实。刘福成觉得自己好累,好想好想安静的睡一觉。
夜里的河水,很沁,很凉。
一个激灵,让刘福成猛的清醒了,他发疯一样的往岸边跑,上了岸,再发疯一样的往家里跑。
跑到门口的时候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他摸索着进屋点了煤油灯,孩子们睡的很安静。他小心的拿着煤油灯到门口一看,门口放着一袋粮食,没有名字,刘福成也不知道是谁送的。那个安静的夜晚,刘福成就搂着那袋粮食一直抽噎到天明。
第二天,又是大好晴天,王保长还是吆五喝六的喊着出工,人们还是三三两两的懒懒散散的往地里走,女人们在地里依然开着不三不四的玩笑,男人们依然在干活的时候偷偷看看自己的婆娘或者人家的婆娘,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