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乐而民乐
今天是党91岁的生日,电视网络报刊各大媒体作歌作颂歌舞升平,上至中央,下至人民,得以接欢喜,合殷勤,以诗为歌,以歌为舞,咱老百姓岂能知音而不乐耶!故有国乐而民乐之心声。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音,听音而乐之。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憔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和以缓;其喜心感者,其声发于散;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其敬心感者,其声直以廉;其爱心感者,其声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故,礼以导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抑其行,刑以防其奸,礼、乐、刑、政其极一致也,所以和民心而乐治道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声形于外,声成谓之心也。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于政令通。
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生于伦理之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方能知其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是故不知声音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言与乐,知乐则言于礼矣。礼乐皆得,可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颂也。礼节民心,乐和民声,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则王道备矣。
大乐于天地同和,大礼于天地同节。和,故百物不失;节,故祀天祭地。如此,四海之内合敬同爱。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割,过制则乱,过作则暴。
乐之情也,喜之爱也,礼乐施于金石,越于声音,用于山川社稷,则所谓与民同乐也。
故先王本之性情,制之礼仪,合生气之和,道五常之行,使之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而不怒,柔而不慑,四周畅通交于中而发作于外,皆能安其位,不相夺也,故乐观其中。
土蔽则草木不长,水?则鱼鳖不大,气衰则生物不育,乱世则礼废而乐淫,是故,声哀而不庄,礼坏而不安。故知礼乐之道,举措而天下无难也。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三者发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
国家举乐者,非以娱心自乐,快意恣欲,将欲为治。正教者皆开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于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使人耳闻正气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国民终日言无邪僻,心有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