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出水
听着《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眼前浮现的“清代康雍时期外销青花瓷精品展”的情景,仿佛如梦又如画般。
元青花的光芒梦幻随着“海上陶瓷之路”的航船,抵达欧洲,抵达大洋彼岸,把中国古典的诗情画意镶嵌在了西方人的生活习俗和审美习惯里。它们有着大海一般的波澜,是友谊的使者,让一种人文的交流绵延不断。
这一组最喜欢:青花童子春牧盘、青花童子牧牛碗、青花童子牧归盘、青花及第有望茶壶。它们都是产于雍正年间。这一刻,我不去想《射雕英雄传》,亦不去想《七剑下天山》。我只想起“芭蕉分绿与窗纱”、“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内心是清新的、自然的、活泼的,是欣欣向荣而又单纯动人的情思。尽管这青花的画意上暗合着“青云直上,前途无量”的吉祥之意,但我依然是一种“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怀。想这旭日高升,双燕齐飞,垂柳扶风,杏花初绽里,除了内心的明媚之意和一份冲淡的静寂,实在不愿想“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了。即便是偶尔想起“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无论怎样的征伐,都是毛润之的“俱往矣”。若果真的在广袤的世界里随时在乡野可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或许我们这个世界弥漫的人与人之间的紧张不信任可以缓慢下来,都会有一同赏析“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人生妙境。
我心随风飘,不觉恍然梦。
青花西洋宫苑盆景高奘大盖罐,修长里有圆润。这样的东西适合西洋与东洋的当年宫廷,非百姓可望也。那些“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里,没有人来得及浮想梅兰竹菊的祥瑞。人们的心中只有一份渴望“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哪怕只抱着一个破陶瓷碗,只要能安定地你耕田我织布,只要能与至亲的人眼睛相逢,所有的奢华都只是一个梦境。
在一首新曲里流连,在一个个凝固的音乐里流连,但心已返,穿越历史,回到眼前的柴米油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