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记忆碎片拾捡之二

记忆碎片拾捡之二

2013-10-22 12:06 作者:太行老王 阅读量:23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二>愣贵元

他是五里外另一个村子的人。

他是个乞丐,乞丐在我们那儿叫“讨吃”。他在周围几个村子里要饭,人们大多认识他,叫他“愣贵元”。

在我记忆中,那时他大约五十多岁,但身体健壮,满面红光,常常见到他大冬天却穿着很单薄的衣裤,虽然哆哆嗦嗦,却毫无病态。

据说很早些年吧,他父母留给他不少土地钱财,是我们那一带是叫得响的地主。后来,共产党胜利了,分田分地,搞土地革命。他是地主,那时候自然是吃了不少苦。土地都被穷人分走了,他平时养尊处优惯了,田地里的活一点也不会做,又吃不得苦,他哥哥和过去那些走得近的亲戚都躲着他,没人愿收留他。没办法,干脆提根棍子去要饭了。

他智力稍稍有些迟钝,只是稍稍,不傻,不知是天生的还是后来受了刺激。

他去人家要饭,不管别人年纪大小,见了妇女,就喊:大娘大婶,见了男的,就喊:大爷大叔,给点饭吧。他的肩上挂一个米袋子,前后各开了两三个口,人家有给他小米的,有给他面的,有给他玉米的,他就装在不同的口袋里。如赶上人家开饭,主人家有时会盛碗热饭给他,他捧着碗在主人家檐下的台阶上蹲着吃了,那碗被他舔得干干净净,然后一边哈着腰,频频点头,小心的把碗筷还给人家。

村子里的小孩子经常拿一个一分二分钱的钢崩儿逗他:愣桂元,男人和女人尿尿有什么不同,说对了,钱就给你。他呵呵傻笑:男人尿尿沙沙沙,女人尿尿刷刷刷。当小孩子们大笑着跑远,他后边跳着大骂。再后来,他也学精了,非要把钱攥到手里了才肯讲不可。村子里一些年青人有时闲得慌,也大声地呵斥他来讲,他一边嘴里呵呵笑着,一边却拖了棍了赶紧避走了。

有时村边某一截断墙残壁下,或是河旁坝下,见到他笼一堆柴火,里边烤着几个热乎乎的山药蛋。小孩子们旁边围着,他呵呵笑着,拿出几个分给旁边的小孩。小孩子们围着一个不太熟识的老人可以填补一个苍白的下午,而他则可以在那些小孩子身上得到成人那里得不到的尊严和信任。

附近村里乡邻说,有时他要了点好吃的,就提着篮子到父母的坟前供上,有时心里难受,也会到父母坟前大哭上一回,口里絮叨的说一些委屈。

后来就没有见到他了。

再后来,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有关他的说法:

一次在父母坟前尽孝时,他父亲的坟墓突然塌陷一角,里边露出一个小罐来,罐里边装了不少银元。他拿了银元送给自己哥哥。他哥哥平日里本来很少照顾他,这时看在银元的份上,收留了他。不久,他死了。他哥哥给他买了一口不错的棺材安葬了他,总算得了善终。关于这最后的“传说”,还有另一个版本,就是那银元不是他父母坟前得到的,而是在一间别人弃置的破败的房子的墙上掉出来的。相对于后者,我更愿相信前一个版本的说法是真的。

相关文章关键词

《记忆碎片拾捡之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