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北京奥运记忆 观世乒赛有感(三)

北京奥运记忆 观世乒赛有感(三)

2013-10-02 19:00 作者:孙厚举 阅读量:534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北京奥运会虽已过去4年,时至今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仍历历在目。伦敦奥运在即,北京奥运前后的点点滴滴又浮现脑海,激动不已,信笔写来,以存历史记忆。

——题记

在第49届世乒赛上,每当我看到中国女团或男团荣获世界冠军时,座无虚席的万人体育馆顿时沸腾起来,掌声雷动,五星红旗飘扬,这时我的心激动不已。这是中国乒乓球队献给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份厚礼,也是中国人的骄傲。

有人说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这话不无道理,就连我这个很少涉足体育的书生也喜欢乒乓球。感谢容国团,是他在第25届世乒赛上获得男子单打世界冠军,使我认识了乒乓球,了解到体育能为国争光,因此容国团受到全国人民的尊敬。

记得在1964年第2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健儿大显身手,囊括了全部世界冠军,国人振奋,举国欢腾。从此,庄则栋、徐寅生、李富荣、张燮林、容国团的名字铭记在中国人的心中,很快在中国掀起了“乒乓球热”。那时男女老少都爱打乒乓球,我们教研室也将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乒乓球台,一有空闲大家就打乒乓球,直到退休我的兴趣不减。

自从26届世乒赛后,中国乒乓球队连连夺冠,形成了独霸乒坛的局面。庄则栋3次蝉联世界单打冠军,被誉为“小老虎”;张燮林有秘密武器(弧旋球),令对手望而生畏;徐寅生的大作《我怎样打乒乓球》富有哲理,受到毛主席的赞扬。这时,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及时提出“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口号,这与奥运精神“重在参与”不谋而合。从此,中国的体育事业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乒乓球队在世界播下友谊的种子。

小小乒乓球连着你和我,也牵动着伟人的心。毛主席就用小球拨动大球(地球),开展了一场“乒乓外交”。众所周知,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当权者处处与中国人民为敌,他们曾提出“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口号,侵犯我国主权,干涉我国内政;他们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帮助国民党打内战,屠杀中国人民;他们发动朝鲜战争,对我国实行封锁、禁运,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但是中国人民有志气,没有敌人所被吓倒,而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国力逐渐强盛,我们的朋友遍天下。从此,美国当权者再也不敢小觑中国,他们有了与我国改善关系的愿望。毛主席高瞻远瞩,抓住有利时机,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从此打开了中美从不往来的局面。不久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解冻,接着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世界各国纷纷与我国建交,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中国乒乓球队是中国人的骄傲,他们长盛不衰,最可贵的精神是“勇于拼搏,善于战斗”,用乒乓球队教练蔡建华的话说就是“我能”。心中有了“我能”,什么事都能办成。中国乒乓健儿永不服输,在比分极端落后的情况下,也能转败为胜。他们胜不骄,败不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对乒乓球技术精益求精,不断创新,而且长江后浪推前浪,注重培养新人,因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观看世乒赛,就要学习乒乓球队的这种拼搏精神,有了这种精神,任何困难也难不倒我们,我们将无敌于天下。

相关文章关键词

《北京奥运记忆 观世乒赛有感(三)》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