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永远的门卫

永远的门卫

2013-10-04 05:03 作者:南屯游子 阅读量:316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一个平淡的暑假日,我不知不觉地踱到了校门口。按照校方的规定,暑假期间是不允许走进学校大门的,前提当然是没有什么紧要的大事。我因急取几封重要的挂号信,就这样再度与学校打了个照面。

听同事讲,往日学校的大门小门一律锁得严严实实,操场以及南楼北楼也静寂得吓人。偶尔有同事拿信,门卫一般懒得开启,即便开启的话,也是嘴巴嘟囔个不停,仿佛进了校门就要挖了他家的祖坟似的,反正没有痛痛快快的时候。

当然例外会有的,除非是校长大人驾到,那门卫的态度立马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本来挺直的腰身变戏法似的变得佝偻下来,脸上堆满了笑意,讪讪地,全然一副竭尽巴结的神态。

这是我所知道的,即使在校园内已算不上什么新闻了。对于门卫一职,本该能够轻易赢得别人的尊敬。事实上,在此门卫之前的老李头,其人缘就相当不错。说他人缘不错,并非说他和事佬或八面玲珑。根据我的观察和理解,老李头的脾气并不好,有时脾气大得出奇。但老李头在工作时间总是一丝不苟,毫不含糊,几十年来不曾有过什么差错。日常收发报纸,麻利准确:凡公家订阅报刊,必然亲自送达有关科室;凡私人报刊书信之类,也肯定交给本人。倘若有人请缨代劳,老李头是断然不肯允诺的。

老李头值得教职工钦佩的事情还有不少呢。每周上班五六天,老李头天天烧锅炉送开水至各个科室,绝不会厚此薄彼;周末时,同事请他烙饼子,他几乎没有拒绝过。虽然满脸严肃样儿,似乎无法通融,但一袋烟的工夫,一脸盆香喷可口雕花诱人的烧饼已摆在你的眼前、递到你的手上。

老李头除了烙饼那一手绝活外,杀鸡、编篮、修车等也是他的拿手好戏。校内教职工差不多都得到过他的“特殊”的照顾和帮助。记得就在老李头退休前夕,我正好积攒下为数不少的可用来编篮的篾子,而家里恰巧急需一个篮子。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走进熟悉的传达室,向老李头吞吞吐吐地表达了我的意思。没想到老李头一口答应下来,还一再督促道:刚好这几天不算太忙,你把篾子带来吧,我抽空编。两天后的一个晌午,我正要往家赶,这时站在桐树下的老李头喊住了我。他笑着说,篮子编好了,你拿回家吧,看看合适不合适;不合适的话,我再改改。我连忙答道,合适合适,就一溜烟儿回了家。

次日下午,当我上班途经传达室门前时,传达室已换了新门卫。新门卫正告我,老李头办了离休手续,一个小时前刚刚离开,估计已经到家了。我一下子愣了,半天没有转过神来。他——老李头退休?!我怎么不知道!如果我知道老李头要退休,我还能打搅他、麻烦他为我编篮子吗?

我懊悔不已。我这不是在添乱吗?可他——为什么不吱一声呢?我实在不该再来麻烦即将退休的老李头——一位受人敬重的老人!

正式送别老李头那天,气氛格外热烈,全体教职工纷纷上前同老李头握手,互叙离别情谊,不少人的眼眶里噙满了泪花。老李头从人群里发现了我,微微地点了点头。我被眼前的场面深深打动了。一位普普通通的门卫能够赢得众人的尊敬甚至爱戴,是多么不可思议却又真真切切的存在啊。

老李头以他的勤劳的双手,谨严的工作以及朴实的人格获取集体的嘉许无疑是莫大的幸福,而更多的人们因老李头身上享受过关照、汲取过精神营养而倍感自豪。

与随后几任的门卫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如今的教职工时常怀念与老李头相处的时光。在人们的心目中,威严又可爱的老李头才是真正的门卫,永远的门卫。

听说他现在的日子过得极好。是啊,好人就应该有好报。

对于这位值得大写的老人,我不知道还能为他做点什么呢?

(1997.10)

相关文章关键词

《永远的门卫》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