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记忆碎片拾捡之六

记忆碎片拾捡之六

2013-10-24 06:07 作者:太行老王 阅读量:32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他是我们村的,在家里排行第四,村里人都叫他“疯四娃”。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吧,他在十五里外的镇上读高中,不知什么原因,村里有人说是困为谈“乱(恋)爱“的缘故,精神就有些不正常,回村了。

他刚回村那阵儿,给人印像是白静、文雅,脸上常挂着亲和的笑容,走路快而轻盈,两只手臂摆动很大。见到村里的人会主动打招呼,有时还会跟你聊上一两句。但聊的多了,他就走神,不自觉的岔了话题,让人难以摸着头脑。

村中心十字街头处,有几户人家的后墙壁,文革时涂了水泥,涮了黑漆,作为村里的宣传板,常用粉笔登一些宣传内容,如早期的什么什么语录,后期的什么五讲四美三热爱等。他有时也会拿粉笔在上边大段大段的抄写文章,多半是《为人民服务》里的什么“……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有轻......”,他的粉笔字写得不错。不仅抄写,他还喜欢还对着人背诵文章,尤其喜欢对着我们小孩子们背。有时,遇到他忘记了背不下去的情况,也会挠挠头,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来。

有一年二月二,村里在办社火。本来大家都在围着看踩高跷、跑旱船之类的,忽然人群有些混乱,都向另一边围去,原来是他左手背在腰后,右手竖在胸前,弓着腰,头一点一晃的,自顾自的在哪里跳秧歌,运作滑稽,像一个老太太,大家围成一圈,一边看一边忍不住大笑。他在那里一个人跳,一幅完全陶醉其中的样子,周围的人像是根本不存在。突然,豪无征兆的停下来,抬起头,淡淡一笑,然后摆着手洒洒然走开了,留下一圈意犹未尽的人们。

再后来些,他出来就露面少了。村里说他在家里经常摔碗砸盆子的,家里人不大放心放他出去。偶尔在村头见到他,形容就有些憔悴,两颊消瘦,脸色苍白,长了胡须,脸上的笑容不见了,见了人就有些漠然,不再跟人打招呼了。

关于他的病,村里的谣传那就多了。较多说法是被狐狸精迷住了,不能自主。为此,请了周围村子不少的神婆神汉为他驱邪,都没见得好转。再后来这种说法进一步被补充完善,说是迷住他的狐狸精不止一位,而且道行都有些深。

还有另一种说法,说是某一路的神仙附在了他身上,借用了他的躯壳。于是他母亲就到村边路口或是村里古树下,焚香烧纸。但他的病仍不见起色。

后来他偷跑出来,就在街上乱打人,近乎疯狂,以前那个文弱的形象再也看不到了。他父亲过世早,母亲年纪大了,看不住他,几个哥哥就用铁链把他锁在家里,不敢再放出来。

我在外多年,原来以为他不在了,前时打电话给母亲,问及,听说现在扔被锁在家里,大概有十几年没见天日了吧。

他现在的样子如何不堪,我已不忍想象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记忆碎片拾捡之六》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