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亲情“下放”

亲情“下放”

2013-10-22 04:29 作者:刘水乡 阅读量:22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多年没去舅舅家了,心里上竟也处之泰然,说来自己都有点惊讶。外公外婆去世得早,母方亲戚就剩舅舅一个,舅舅也只母亲一个姐姐,但彼此感情的传递却勉强维持在过年时节的走动。

舅舅有四个儿子,我们姊妹兄弟也五个,生活的压力,没有更多精力让人表达亲情。每年大年初二,母亲分配我们的任务就是去给舅舅拜年。在母亲方面来说她在尽力维护手足之情,但我们小孩子并不理解,一切遵循的只是好不好玩。

舅家路远偏僻,走村过户十多里土埂路,曲里拐弯。小孩子性懒怕生,加上中途有恶狗袭扰;再有,年初二姑妈家老表也来给父母拜年,所以给舅舅拜年的事往往是初二改初三,初四拖初五,直到母亲伤心落泪,我们才真正动身。

舅家不富裕,舅舅表达对外甥的关爱,除了一份好伙食,就是少得可怜的压岁钱。如果我们拜年是向母亲敷衍塞责,但当看到舅舅一双粗糙皴裂的手,又觉得以后无论如何不能淡忘或冷漠了舅舅。

然而,随着我们逐个长大,各自成家,各忙己事,当初的承诺早已抛置脑后,舅舅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淡忘了,即便是年年相袭的拜年活动,变得三、五年不能实现的事了。

最近的一次拜年是2002年春节。年初二,我们兄弟三人与大嫂,四人沿着记忆中的田埂摸去。那天恰巧是个阴雪初晴的天气,大清早浓雾弥漫,我们一行四人却在大雾中迷了方向,只听鸡鸣不见村落,露水和湿泥弄得我们狼狈不堪,到了中晌,才摸到舅舅家门。

门前多年的老椿树,颤抖着身子杵在寒风里,也象是专门迎接我们似的,这让我心里倍感亲切。舅舅听到跺脚声,忙从屋里冲出来迎我们,高兴得合不拢嘴。

屋里其实空荡荡的,几个在外的表兄弟都没有回来,他们各忙各的了。我们兄弟能够齐聚也是少有,以后怕也没有了。

看着这个名义上子孙满堂的家庭,春节了却是这样清淡,我不禁感慨万千,面对我们的“填补”,舅舅无疑是欣慰的,但我见他老人家忙前忙后的张罗,不免生了一些小小的感慨:人终究还是个自私的东西!

亲情随着出嫁、结婚被重新分配,连我也成了别人的舅舅,正儿八经地接受着外甥们拜年,至于这个老舅舅,我该把他摆到什么位置呢?亲情不断地生成,又不断地消去,象一条绳,越扯越长越拉越松了。结婚,伴侣孩子成为第一,父母及兄弟姐妹只能委曲次之,外围的亲戚更靠后,亲情就这样一层一层地剥蚀,摊薄疏远了。

舅舅四个孩子,年而不归,各自为政,客观上把父母划在第二亲情,忙于照顾小家去了,我们作为外甥也已成家,给舅舅拜年不客气地说,是在维护第三亲情。我这样说似乎见外,但却是事实,毕竟精力有限,围绕自己更近的关系占去了太多太多。

如今,母亲已去,我们更象弹簧,没有挤压,早已失去了动力,加上表兄表弟们也不常来常往,因此无论在意识或情感上,对舅舅那份情不知不觉就“下放”了,更何况亲戚之间缺少走动,感情最后也象退潮的水一年淡过一年,所谓的血缘纽带就如一根牵绳,绳头松了亲情也就淡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亲情“下放”》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