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由减法引出的思考(下)

由减法引出的思考(下)

2013-10-04 05:50 作者:石拓 阅读量:22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续上)

然而,国人是讲究实际的,古代的国人也是如此。当西方人不知负数为何物时,国人却已应用在了“盈亏问题”上了。可是,过分的实际,将会导致功利,而功利终将导致发展缓慢。先秦推行军功爵位制,秦人杀敌勇猛无比。士兵因为爵位而滥杀无辜,也是屡见不鲜的,如“长平之战”后,秦兵残忍的坑杀,已经投降了的赵军,我想,探究其原因,也许与秦国的军功爵位制有关。

如果说,逻辑是理性的,那么,古代的国人中,不乏理性的智者,他们无视功利而善于思考,善于观察世界,善于去了解世界。例如:战国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墨子(公元前468——376年),墨子先生曾试图用逻辑,定义几何概念,虽然没有形成系统,哪怕是雏形也好,但毕竟有了开始。墨子先生也曾考虑到了时空的连续性问题,诸如“无限大”等的概念。可惜,响应者追随者,却寥寥无几,终究不成气候。

功利终将使人追求实惠,人因为要得到“实惠”,所以可不计后果,甚至可以失去道德,或者根本无需道德。理性则不然,理性将产生文明,而科学就是人类文明的产物。

虽然,国人首先定义了负数,也应用了负数。但是,负数的产生与应用,全都源自于“算账”,即“盈亏问题”,是实用的结果,而不是出自逻辑的推导。尽管如此,我国的初等数学,包括关于负数的“盈亏问题”在内,还是很可能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印度,后来又传到了新兴的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到欧洲。这是因为,印度最早出现的“负数”概念,是在公元628年左右。碰“巧”的是,印度人的负数,也是用来表示“亏欠”(欠债)的意思。我相信,古代国人的数学,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一定有过伟大的贡献。

古希腊人,欧几里得(约公元前330——275年)的《几何原本》,是欧几里得用逻辑方法,把自上古到欧几里得时止,古希腊人所知的数学内容,贯穿了起来;《九章算术》是我国自上古到西汉末,数学全部内容的总结。虽然两者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各自独立地完成。但两者都是研究同一课题,即数学,并且都取得了伟大成就。然而,我国的古代数学,终于没有建立起,严密的逻辑体系。于是,再也无法进一步发展,发展到近现代的高等数学。

十九世纪以前的东西方数学,对于负数的认识,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国人选择了“盈亏”,即应用上的直观。西方人选择了“合理性”,即逻辑上的抽象。这倒不是因为古代中国的经济,有多么的发达。其实,古代东西方的经济,都属自然经济,地中海沿岸、小亚细亚诸国的经济也是相当好的。但两者之间的选择,却是如此的大相径庭,其结果,更是无法相比。由此可见,人的第一次选择是何等的重要。

由于减法产生了的“负数”,虽然早在四千多年前已经出现。但是,人类真正地认识到“负数”,作为数学上的数,是否“对”,或者是否“合理”,则是经历了二千多年。二千多年来,人们不断的争论,在争论中不断的认识。直到19世纪,数学中整数理论的建立,才算有了结果。当然,功利与理性都会有结果,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哪种结果更有发展空间。

二0一二年二月

相关文章关键词

《由减法引出的思考(下)》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