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记作家、油画家晏子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记作家、油画家晏子

2013-10-22 17:43 作者:英子 阅读量:34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题记: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陕西馆艺术展区中,西北电建集团公司职工晏奉梅的画作赫然展列,引起很多观者的赞誉。晏奉梅何许人也?

也许,她似一片流云,可她却脚踩一方坚实的大地

也许,她似一轮皓月,可她却满怀一腔火样的激情

也许,她似一株碧萝,可她却拥有一架坚韧的傲骨

也许,她似一只鹏鸟,可她却遗落一路滴血的翎羽

数年前,在一次文学采风活动中,我第一次见到了美女作家晏奉梅。她那带有异域特点的相貌及优雅不凡的妆束让我犹如惊鸿一瞥。只是当时短短的两日相处中,我多是在一旁赏悦,并未有过太多交流。

活动结束,带回一批电力作家刚刚出版的新书,其中有晏奉梅(笔名:晏子)的短篇小说集《心如蝶舞》。始知,她不单是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还是中国电力美术家和陕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书前彩页是她的近照及几幅油画作品,给她的书增加了别样的炫目的色彩。我断想,她定是被上天赋予了绘画的天分吧,脑海里又浮动起她闲逸漫步的样子。待我静看她的画作中那些超写实的画面,着实难以找到她与他们对应的支点。未曾想象,她的背后还潜藏着那些厚重的依托。

从她的文字中,我试图窥见一些她的生活轨迹,但小说不是散文,那里没有自我的剖白。而当我于她简约无华的文字中穿行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一些素净、坚忍和淡定的力量。在那自然随性的意境中,一种穿越生活冗杂的对真善美的探求,超然而执着。她的文字中流泻着一种皎洁的情愫,皓如朗月般,着人仰望。

“晏奉梅的油画作品《到边疆去》入选‘中国油画百年庆典’……”

“晏奉梅荣获国家文化部举办的第十三届中国人口文化奖特别优秀奖,她创作的大型油画《国魂》无偿捐赠给四川建川博物馆……”

“晏奉梅的油画作品《成功的喜悦》荣获国家电网举办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美术大赛二等奖……”

“晏奉梅的小小说《画魂》获第四届全国电力职工文学大赛单篇优秀作品一等奖……”

“晏奉梅在工会开展职工文化活动中,弹钢琴,组乐队,演奏各种乐器,还自己谱曲,自编自导自演舞蹈节目……”

不断看到、听到有关她的报道和讯息,令我惊疑而艳羡。集众艺于一身,且成绩斐然,上天在她这样美丽的女子身上,究竟赋予了怎样神奇的基因?

“晏奉梅患有血管瘤,隔期就要去做手术,曾见她在一次会议前大把大把地吃药……”

这是一个令人叹惋的消息!哀叹之余更让人为之感佩,我窥见了她华彩熠熠的光影里一道悲情的色彩。偶见她,她依然美目含柔,秀发如瀑,赏悦中又会生起一丝怜惜。望着这个风姿绰约、亭亭款款的优雅女子,不禁想起一种藤本植物凌霄花。诗人舒婷说“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不,我以为,唯其她的柔弱不颓,攀岩不止,尽绽其华,倒更让人钦慕。

在一个冬阳暖暖的午后,几位师友小聚相别。很欣幸,我受晏子老师相邀,走进了她的画室,走近了更真实的她。

三十多平米的天地,是她的办公室兼画室。大大小小的画板挤挤挨挨,占据了几乎整个房间,只在一个角落里,搁置着一套办公桌椅,一架书橱,旁侧静卧着一张长沙发。

我静谧悠然地穿行在她的画作间,赏阅着,浸漫着,痴醉着。

看那雍容的牡丹,芳华怒放,华美似锦,精细到每一处蜷曲。而为完成此作,她曾经两赴洛阳,数次蹲摩。

当友人推介四川雅安的木楼古镇风貌,她带着画具欣然前往,就吃住在那古旧木楼里,呼吸在那小桥流水间,一天天将它一笔一笔收进画板里,牵引着追梦的城市人去找寻它,而它已随着拆迁改造遁形匿迹了。它永远静驻于她的画板上了。

荷,有她的别解。在她的意想里,荷不只端淑温秀,它也蕴着倔强,藏着干烈。有一幅《残荷》,残而不败。满塘的荷叶,已一点一点褪去颜色,而荷花依然粉瓣袭人,一种坚执与不屈直抵人心。

她的花卉景物画意蕴深幽,使人总想透过画面谛听画作深处的声音,它鲜活而灵光隐现,那来自她心灵深处灼灼的心念。

晏子不是科班出身,但她对绘画有着与生俱来的痴爱。出生在重庆的她,从小在重庆青少年宫业余学习,一直抗拒着母亲只让她学音乐的意旨,弹琴之余,对绘画更是倾注了更多心力,且多年不辍。

八年前,晏子用她的画作和执着打动了从不收业余的、更不收女性弟子的油画艺术家郭北平先生,从此师从于郭先生,已年届不惑的她又做起了学生。当时她还在渭南工作,每周末,都要拖着疲惫的身体,顶着无常的天气,来西安学习油画。

从她身上,确能了悟了什么叫做执迷不悟。看她的手,因长期用手指抠着调色盘,她精巧的手指已有些变形;那么爱美的女子,每天在作画中都要接触含有甲醛、苯等成分的颜料,有时甚至导致皮肤过敏、身体不适,而她却从未想过要放弃。创作高潮期,她把自己关在画室里,完全沉浸于创作状态中,常常窗外既已入夜,她竟浑然不知。

在朋友的劝谏下,她的作品开始公开展出和参赛,且渐渐受到关注,但同时也颇受争议。有人说她流派不明,风格难辨;有人说她匠气十足,缺少创意。她听过想过,还继续走过。也许,她确是缺少专业学员的系统性和流派性,她只是通过她的勤奋加执着,默默地朝前走。她不想恪守于哪个流派,她愿意博采众长,寻求一种最能表现自己情感的方式,走一条自己的路。她也相信自己绝不缺乏创意,她心底有很多思绪亟待喷发。她愿意听从内心的感觉和召唤,去表现,去创作。

她不断在作品中融入扩延的思维和不拘的思想。在画作《国魂》、《过年》和《太极》里,她融入了兵马俑元素。这是典型的中国元素,也是一种大胆而新奇的创意,似是接通了历史传承的脉络。让人深感,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中华民族绵延的血脉汩汩奔流,从未止息,世世代代汇聚起雄浑、刚毅的民族魂。

她更多创作了一些大气写实的力作,如《升起》、《电力铁军》、《抗冰雪》等,都具有极强的震撼力,就像看到我们身边最普通的人,原来也蕴蓄着耀眼的光辉。而画作背后的故事更是令人震撼——凌弱的她曾多次深入到工地、山乡中,去捕捉第一手资料。一次在冰天雪地里作画,由于长时间未挪动,待她收起画具准备离开时,双脚已被冻木了,怎么也迈不开步了,最后是被人背下山的。

还有一点令很多人为之叹服:对于最难掌握的人物画技法,晏子却有着极敏锐的感知与领悟。这除了感觉的因素外,更缘于她执迷的探求和求实精神。她深知,要想把人物画得真实传神,必须对人体的架构了然于胸。她数次掏高价与美院学生一起去看解剖课,极胆小的她瑟瑟地颤栗着,胃里翻江倒海,吐过了又走进课堂。她逼迫自己去了解和熟知人体的骨骼、肌肉、关节的分布及活动机理。经过长期的观摩研习,人物像在她的笔下,生动鲜活,真实可感。

2010年,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曲江书馆开馆。晏子受邀为贾平凹送上了一幅油画画像,贾平凹非常满意。而之前,她从未亲见过贾平凹,只看过贾平凹的一些黑白照片,她却通过自己的感觉和悟性,准确地把握住了人物的神韵。

她创作的一幅表现抗震救灾的画作,画面上有近百人,百人有百态,即使从背影,也能判断出其年龄、气质。她画着画着,就融入了那个人群中,她为每一个人设计服饰,刻画表情,摆置动作。最后,她为他们画上眼睛,是为点睛之笔。一幅大型画作,常常要经过数月的艰辛创作历程。在于她,对待每一幅画都像对她心爱的孩子般珍视;对于画中的每个人,都像对她的家人般投注进了真情。

说起对孩子、对家人,晏子更是有种置己于度外的无畏和深情。当被医生确诊左眼眉骨患有血管瘤时,她脑子里“嗡”地一声,顿时一片空白。当时女儿正备战中考,她不想对女儿有任何干扰,丈夫经常要去电建工地,她也不想让丈夫为她担心。她对家人谎称要出差几天,独自到西安一家医院进行手术治疗。因瘤所在的特殊部位,需要她转动眼球配合手术,只能采取无麻手术。而眼睛是多么敏感的部位啊,当医生翻开她的眼皮,一点点除去瘤体时,她挣扎,极度痛苦地挣扎,几小时后,她那被固定的手脚早已被磨成青紫色。而这样的手术每半年就须做一次,因为血管瘤总是顽固地继续在生长,有一次甚至扩张到颅内,而她,已经做过一次开颅手术。

她一个人承受着巨大的击打和创痛。每次她都跟医生恳求,她只住三天,最多不能超过一个星期。回家后,她强忍着术后不适,依然将家收拾得温馨雅致,照常早起,给家人做早饭,让丈夫和女儿愉快地出门,一定不能让他们带着对她的揪心开始工作和学习。

她的丈夫在工作上渐渐有了起色,如今已能独当一面,女儿作为某大学公派留学生赴法攻读经济学硕士,成为该大学招录的第一个亚裔留学生。对丈夫,她愿他在工作上大展宏图,实现他男儿的抱负。丈夫与她青梅竹马,感情甚笃,大学毕业时分到陕西,她义无反顾地追随而来,于他乡异地,两人都是彼此贴心的依靠。丈夫全力支持她的爱好,无论从精神上还是物质上,她也要给丈夫全力的支持。对女儿,她愿她健康快乐地成长。美丽聪颖的女儿承续了她对音乐的爱好,却不愿沿习她最衷爱的绘画艺术,她未予强求。女儿对这个衷情油画的母亲,除了爱,还有深深的仰慕。

听说她曾经的病友故去的消息,她不禁隐忧地想,如果自己不在了,丈夫该怎么生活?她真的是要把自己整个奉献而后已,在命运逼仄面前,竟全然不去想自己的苦楚。

颇感欣慰的是,她目前正在服用的一种很昂贵的口服药,比较有效地抑制了瘤的生长,她已坚持两年未做手术了,但还需复查巩固。

想起一个荆棘鸟的传说,荆棘鸟从展翅飞翔的那一天起,就开始探寻一种荆棘树,要将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棘刺上,放开喉咙高歌,那歌声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荆棘鸟就在这样的深痛巨创中,给世界献上它最美的绝唱。

晏子正一步一步向着她艺术的峰巅迈进,每一步都超乎寻常的艰辛,但她不会止步。每当又一个清晨来临,看到新一天的太阳升起,她就满心快乐,满怀感激,她要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灿烂而美丽!

她的梦想是有一天能举办一次个展,愿更多的人能看到她的画,分享她对美的诠释和热爱,她愿给更多的人以美的启迪和激励……

而这一天已经到来!晏子油画展于2012年7月3日到7月7日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行。衷心地祝贺她!

相关文章关键词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记作家、油画家晏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