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老外

老外

2013-10-23 16:12 作者:刘水乡 阅读量:27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延泽是个日本人,来中国已有四年,我是在一家工艺制品厂认识他的。他姓“延泽,”日文发音“诺不灶”,不过,延泽在介绍自己的姓氏时,总强调“延”------延安的延,“泽”------毛泽东的泽,仿佛他是来自延安似的,介绍起来神情特别骄傲和自豪!

延泽是一家日资公司驻深圳办事处的一各翻译,并负责产品把关。每当发货时,他就从深圳赶来广州,查看产品质量。

他个头不高、精瘦,进车间喜欢拿相机左拍右拍,把不能解决的疑问全摄进相机,通过笔记本电脑传回日本总部。

这还是2000年的事,数码相机还比较新鲜,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先进的东西,按下快门,马上就能看到照片效果。

延泽是个爱玩的人,见我们新奇,就对着我们拍个不停,马上又在电脑里把照片调出来,放大给大家看。

一来二往彼此熟了,我们也会开一些玩笑。一次我玩笑:诺不灶散恩(延泽先生),有没有打算讨个中国老婆?他却俏皮地用粤语回答我:没大把硬纸(没钱)。这让我很惊讶,没想到我在这个城市呆的时间长过他几倍,但他的粤语比我说得好,这让我不得不佩服。实际上他的汉语只在上海师范学了一年,可他能和我们交流,有时听不懂,但只要转换表述,他就能明白。

延泽虽然只有二十七八岁的年纪,据他介绍他已到过欧亚非六十多个国家,中国内地除了西藏,他都到过,这让我羡慕不已。我问他哪来那么多资金到世界各地旅游?他说没钱就去打几个月苦工。所谓的苦工,就是到汽车厂干一些脏活。那活都是一些罪犯干的,但一个月大概可以收入三万元人民币。

延泽的月薪约一万元人民币,在日本国内只能将就生活。也难怪!他是大阪人,大阪的消费价格当年排世界第二,仅次于东京。如果把消费价格化成人民币,比中国一般城市的消费高出近十倍,但他在中国内地消费应该算是富足,可我平时并不觉得他有挥霍浪费的习惯,衣着朴素,喝普通瓶装矿泉水,午餐通常为一碗普通的中国拉面。说实话,他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有用的地方。

接触久了,我觉得他是个比较诚实的人,不因为自己来自一个富国就表现出某种优越。同事开玩笑,要他请吃饭,他并不表现财大气粗的样子,总是很直接地拒绝,毫不留情地说:“你是打工,我也是打工,我为什么要请你吃饭?”即便一个玩笑,他也不给人留下回旋的余地。的确,他为什么要请我们吃饭?在我们的思维里,是否因为他来自富国工资比我们高,就有请客的必要?

我把延泽与来自深圳中间商派来的中方跟单员作比较,他也是一个小伙子,就品行来讲,许多方面不及这个来自日本的延泽。虽然他经常买食品、饮料犒劳我们,但他瞧不起人的态度让人生厌。延泽虽然只是把关质量,却能够体谅人并能与工人一起劳作,他的敬业让我佩服,他的随意更让我吃惊,劳动间隙,他一屁股坐在落满灰尘的地上,我们提醒他,他还笑说没关系,一点也不在意。

延泽只与我们相处一年光景,第二年的四月,他在公司的合同就到期了。他坦率的说,他可能被解雇,对此我很惋惜。我说如果被解雇,会不会回国?他说打算到上海看看。一向活泼的延泽,这时也有点萎靡不振。

生存的艰辛是不分国别的,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他又会轻松快活的出现在上海街头。我问他上海与大板相比怎样?他说差不多。但当我提到南京时,他坦言害怕去南京,说一旦知道他是日本人,出租车有时也会不友好。他喜欢上海的包容。对他的话我无法评论,但延泽只是个普通的日本民众,和我们一样具有人类善良的品性,我没有理由把他与过去挂上勾。

相关文章关键词

《老外》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