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碎片拾捡之七
“金书”是这家主人的名字。之所以称呼他为“小金书”,是因为村子里还有一位“金书”,年纪比他大,为了区别,称之为“大金书”。也凑巧,这两位金书过去在村子里都当过赤脚医生,记得过去没有村里没医院时,就找这两位开药打针。
我这里主要是想说说有关“小金书”家的情况。
“小金书”住村东头靠山脚,个子不高,因行医救人,人缘不错,受村人尊敬。后来不知通过全什么关系,到铁路上上班去了。他妻子精神有些问题,听说在家里摔碗砸盆掀桌子的,很让他操心。他有两男两女,两个儿子在中间,平时妻子就由大女儿照料些。
他的大儿子是我的小学同学,直到上初二,成绩一般。初二没读完就接替他父亲的班到铁路上工作去了,在“铁路”上上班,工资高,是我们那儿很多家庭梦寐以求的好工作。我们大家当然是很羡慕他的,有时他回村里遇上,言语间我们也能感到他的自豪。也就是过了两三年吧,突然听到我这位小学同学暴毙的消息。缘由是一天在铁路上修检道轨,用铁撬掀动一块石基时,撬扛没有抓稳,弹回来砸在头上,就这样去了。这事让我们都非常吃惊。他是我的同学里边去世第一人,当年给了我心里怎样的震撼,现在有些模糊了。但有一点,就是让年幼的我多少明白了些世事无常的道理。
这事过了没几年,“小金书”的小儿子也出事了。
小儿子当时十六七岁,年少气盛,与村里另一个同龄男孩相争,吃了些亏,回家里提了把杀猪刀就找上了对方,对方以为他只是开玩笑,从其身后抱住了他,他手里的刀顺势往后一划,刀割在了对方大腿动脉上,当时就血流如注,双方当时都傻了。村里人帮着把那孩子送到镇上医院,?血抢救,却终因失血过多,没能救回性命。这位小儿子最后也被判了七年监狱。
短短几年,好端端的一个家庭顷刻间几的破散。自已老来依仗的两个儿子,一个永远的去了,一个进了牢狱,作为父亲,对此却无能为力。
村人再见到他时,头发已全然灰白,村里人跟他说话,他也有些提不起精神来。
再后来村里人见不到他们家人了。知情的人说他们全家都搬至附近一个县的煤矿上去住了。可能是触景伤心,再者见到死去孩子的家人难免尴尬,有时又会受些冷面恶语,还不如去个陌生地方清静些。
现在七年早已过去了,他们家的小儿子也应该早回来了吧。也应该成熟懂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