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渴望或回归

渴望或回归

2013-10-03 16:40 作者:红桃十 阅读量:23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个人在城里呆得久了,一颗迟钝的滞重的心,就仿佛是一块布满铁锈的铁,就生出了诸多惶惑、烦闷或不安来。这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渴望着出走,走到郊外,走到大自然充满生机和情调的怀抱,哪怕是片刻的逗留或守望,那倦怠的身心也会舒展放松了许多。

我大抵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自然主义者。青年的时候,甚至少年的时候,我总是喜欢一个人默默地行走,周围有绿色的庄稼簇拥。头顶上有小鸟的飞翔和歌唱。在夏日乡村的夜晚,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在村东一口大渔塘前,聆听蛙声四起,聆听蝉儿的低吟浅唱。一个对未来世界懵懵懂懂的少年,就这样在古老的乡村月光下,无声的品味着自然的辽阔、深遂和静美的神韵。这或许就是我记忆里最初的清风明月吧。在故乡,一颗少年纯洁的火热的心,总是在自然的怀抱中放飞诸多曼妙的遐想。

青年的时候,为一睹大漠落日的壮观,为聆听驼铃在大漠雄浑的激荡,跨出校门的我,就真的心甘情愿的把自己“流放”到了苍凉的大西北,一颗憧憬的火热的心,就真的贴近了诗意而苍凉的大漠孤烟。一个人伫立在杳无人烟的大漠之上,一颗心就厚重和丰满了许多,就仿佛站立在世界或宇宙的中心。一个人遥望着远天远地,就体悟了古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那种妙境。这时候,漠地上哪怕只有一株卑微的芨芨草,或一株红柳,都会牵动着我身上每一根兴奋的神经,都会驱使我虔恭的伏下身来仔细观赏它们。我要向生长在片荒蛮土地上所有的生命致敬。、

从纯朴详和的乡村出发,辗转来到繁华喧闹的城市,日子过得久了,一颗悬浮的心就像水面上的浮萍,不知怎的,总会无端的生出心无所依的感觉。这时候,就会情不自禁的有了出走的隐约或热切的渴望,渴望远离城市的拥挤和嘈杂,渴望远离城市的垃圾和污染和。哪怕来到郊外,一株草足以擦亮我的瞳仁,一朵野花足以让我欢喜。这时候,不论是一座沉默的山峦还是一条洁净的河流,不论是一颗盛妆的树木还是一株无足轻重的小草,它们都可以成为我精神世界的宇宙。一阵清风拂来,又一阵清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野草的香味。极目远眺,有些迷离的灰暗的目光,就逐渐明亮热烈了许多。

在城市坚硬而幽深的楼阁里,一个人,默默的逐字逐句的品读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一颗心就愈发的渴望和热切了。这时候,总会想到在野外曾经的行走或驻留,一片庄稼是我所爱,一片森林是我所爱,一群在空中飞翔的小鸟是我所爱,一群在草原上撒欢或悠闲啃食青草的牛羊是我所爱……这时候,我距离自然的风景很远很远。甚至在深远的梦境里,也会梦到高山流水,也会梦到闲云野鹤,也会梦到戈壁草原,也会梦到炊烟渐起的村庄……这时候,我不得不相信,梭罗是有福的,他守着自己的家园,那自然而恬静的湖泊,就是他最后的心灵的故乡,他可以在湖畔诚实的劳动、遐思或写作。这是一种宁静致远的大境界,在拒绝了所有的浮躁、浮华和诱惑后一颗贴近自然的心就开始沉静下来,就会轻松或空灵了许许多多,就会迸发出无数的灵感的火花。

乡村是我们最后的心灵的故乡,应该是这样的吧?因为那里距离自然的本真最近,因为那里有在土地上埋头耕耘或收获的农民,因为那里有大片大片的生气勃勃的庄稼,因为那里的天空不知比城市的天空辽阔或明净了多少倍……在自然仁慈的宽厚的怀抱里,一颗心就会滋润愉悦了许许多多,哪怕是一缕皎洁的月光,哪怕是一丝透明的清风,哪怕是一朵摇曳生姿的野花,哪怕是一棵稀松平常的树木,都可以唤起我们血管里沉睡的激情。自然就是我们肉身的庇护,自然就是我们心灵的根儿,自然就是我们最后的精神栖息之地,这是毫无疑问的。

炎炎的夏日正在接近这座城市的天空,这时候我又开始心神不定、蠢蠢欲动了,我又开始新的行走或回归了。在城市之外的一条河流旁,在城市之外的一座高山上,或在城市之外一片洁净的干净的草地上,我会无比安静的坐在那里,仰望苍穹,沐浴明月清风,目送目出日落,聆听鸟儿在碧绿的丛林里歌唱……这时候,一颗沉静的愉悦的心,总会抖落所有的尘埃或烦闷,并生出诸多曼妙的遐想。这样最好。1600字

相关文章关键词

《渴望或回归》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