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归来
刚在院中落坐,一群小鸟从离我不远的那棵大核桃树上飞来,落在房顶上,不停的叫着,看着我,有几只胆大的又从房顶飞下,去啄离我几步远母亲晒在那儿的玉米粒,见我没吓它们,其它的也飞了下来,快速的啄着。很快,它们又飞向那棵茂密的大核桃树。
望着它们的背影,我才猛然惊醒,这不就是“失踪”了十几年的麻雀么?
顿时,我眼前闪现着一个片断:在院中放一个大筛子,筛子一角用一根短棒支住,棒上系一根长长的线,线的一头握在手里,藏身隐蔽处,筛内洒上粮食,等贪吃的麻雀进去偷食,一拉,便被罩在里面了……
那时,山村是贫困的,和众多的孩子一样,我的童年便小了一份对鸟类的同情和怜悯,而多了一份对鸟类充满杀戮的童趣。
麻雀因体小,所以很多时候逃过大人的捕杀,因为在大人人看来,即便捕杀十几只麻雀,也难以满足犒劳一顿因长期缺乏油水的肚子的愿望,他们更多的是把目标瞄准大一点的鸟类和其它动物。
等我进了学校,老师教给我们保护动物并付诸行动的时候,我的山村已变了面貌:大片茂密的森林不见了,清清的山泉变得浑浊,百鸟争鸣的情景也远去,就连烦人的麻雀也不见了踪影……
有人说,麻雀死于一场疾病,也有人说,麻雀变成了老鼠,因为麻雀在村子绝迹的那年,老鼠却莫名的多了起来……
麻雀绝迹了,却丝毫触动不了村民们因贫困而麻木的神经,这一年,我终于走出了大山,走出了在大山里形成的固定的思维。
……
好久,我才把目光和思绪收回,是家里电话的响声惊动我的,电话是好友打的,他约我去看他地里几百棵核桃和在核桃林间觅食、嘻戏的山鸡……
接下来几天,我去亲朋好友家串门,都会见到麻雀,听到它们清脆的叫声,乡亲们都不在伤害它们,的的见它们飞来,甚至会抓一把玉米粒或其它食物丢在院里。
这久违的的鸟儿,使我又一次离开故乡,坐在行驶在平整的乡村公路上的车里不断的想:麻雀总该有它归来的理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