荼蘼花开(三)
三
清代陈?子的《花镜》里,我们却又可以看得到下面的记载:
荼蘼花有三种,大朵千瓣,色白而香,每一颖著三叶如品字。青跗红萼,及大放,则纯白。有蜜色者,不及黄蔷薇,枝梗多刺而香。又有红者,俗呼番荼蘼,亦不香。
荼蘼花色美艳,独殿丽春,在这里我们似乎又见到了又一副模样的荼蘼花,古人因而每以“国色天香”赞咏之。如宋景文咏荼蘼诗:无华真国色,有韵自天香。诗人常感情用事,晁无咎甚至说酴?应该取代牡丹为花王。
《群芳谱》上曾说,“色黄如酒,固加酉字作‘酴?’”。可是杨万里却不喜欢将酴?与酒联系在一起,他有诗为证:“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他还是爱怜它的冰清玉洁,皎洁如皓月的美丽,认为这才是荼蘼花的本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会的。我们即使翻遍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也很难看得到多少悠然而平静的文字;就是这不谙世事,寂寞自守的荼蘼花,也给我们留下了几多让人记住的文字。
绿琐窗纱明月透。正清梦,莺啼柳。
碧井银瓶鸣玉?。
翔鸾妆详,粲花衫绣,分付春风手。
喜入秋波娇欲溜。脉脉青山两眉秀。
玉枕春寒郎知否?
归来留取,御香襟袖,同饮酴?酒。
春天到了,柳绿莺啼;伴我的却只有这皎皎明月和阵阵花香。不知你何日归来,只好留取这荼蘼美酒,等你一起对酌品尝。这是在写一位美丽的女子春夜孤枕难眠,在寂寞里等待心中的“他”的情状。李祁的这一曲《青玉案》,写得清俊婉朴,意境超逸。
荼蘼之所以会为诗人们所爱咏,还因为它的花香,有人把荼蘼花叫做香水花。据说它的香味和玫瑰有些相似,属于那种让人心有所触的淡香。苏轼曾赞荼蘼的风韵:“不妆艳已绝,无风香自远。”他的弟弟苏辙说:荼蘼之香“清于芍药酽于梅”。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秦少游的洒脱和优雅,可是,在他的《赏荼蘼有感》中,却又不经意流露出他终是一个放不下的人:
春来百物不入眼,惟见此花堪断肠。
借问断肠缘底事,罗衣曾似此花香。
“罗衣曾似此花香”。谁的罗衣?一定不是我的,我的罗衣就在身上,根本无需如此怀想;可是,荼蘼花就在眼前,那人却为何不见了身影?
想来,在宋时,香水工业自是没有,而时人爱香之心依然有之,所用的法子就是用香花香草来浸泡衣裳了;否则,欧阳修不会又留给我们下面的文字:
清明时节散天香,轻染鹅儿一抹黄。
最是风流堪赏处,美人取作?罗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