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蓝天屏南行(二)
———白水洋之行
在鸳鸯溪景区门口的餐厅用过午餐后,时针指向下午1点。酒足饭饱的男男女女又开始新的征程,浩浩荡荡杀向白水洋。
白水洋与我而言来过N次了,没什么新鲜感,由于是同学聚会,不得不随团而行。近年国内旅游业的兴起和当地开发旅游措施的得力,白水洋现已名满天下了。
车子大约行驶二十分钟就到达白水洋景区门口。好家伙!景区各停车坪停满了大大小小的大巴、中巴和小轿车,少说也有千余辆。由于我们买的是联票,所以停车完毕就很顺利通过检票口。这些年环保意识日益增强,景区内运输游客基本上都是用电瓶车,我们过了检票口就坐上电瓶车开始车上的听语音解说了,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末尾容中尔甲所唱的《神秘的白水洋》。
白水洋景区的奇特在于偌大的水面是由一块大石头平铺开而形成。据导游介绍,水面最宽处182米,至于长度因随溪流延伸你爱说多长就有多长了。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给景区题词:“奇特景观”被题刻在门口大石头上,增添了景区人文份量。今天来白水洋的游人摩肩接踵,人山人海。夏日的骄阳泻下烈烈的灼光,照射在水波跳跃的“洋”面上,折射出五彩缤纷的耀眼光芒,整个白水洋浮金跃银,蔚为壮观,那些穿着泳装皮肤白皙“胸器”毕现的成群成片女子,在骄阳照射下更是一道绝美的风景线,堪称名副其实的“白水洋”了。白水洋水深一般只没过脚踝,所以男女老少都会嬉水踩踏,小孩喜欢斗玩水枪,喷得水柱满天,银光闪耀;年轻男女喜欢打水仗,拨得水花四溅,尖叫连连;中老年人只踩踩水,看看热闹而已了,在左躲右闪中尽量不“湿身”以保晚节了。
我因多次来过白水洋,更为避免“湿身”以保晚节,只在水面稍作停留就上岸了。在老干局工作的孙同学职业敏感度高,警惕性强,早早收兵在岸边临渊观水了。我见到他后就商议来个环白水洋一圈游,他欣然同意。我们先往南岸绕行,在缓步慢行至五老峰脚下,向上游远眺眼前的白水洋,别有一番景色在眼前。夕阳下的白水洋如盖如盘,水花瓣瓣五光十色,瑞彩纷呈,银光闪烁,犹如金玉满池,确实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造化。我们观赏着艳丽异常的美景,内心涌动着无比的兴奋和冲动,深深折服于眼前这风光旖旎的白水洋,坦坦荡荡的白水洋,一尘不染的白水洋。
我们穿过五老峰下的小隧道后,前行百余米就看到一座漫水桥,小心翼翼踩着这形如垛口的小桥墩到了对岸。于是沿岸而行,近距离观赏成群结队奋力漂流的弄潮儿,嘈杂声、惊叫声此起彼伏,响彻峡谷。过了漂流区后一番长途跋涉,我们到达上游的廊桥,其实廊桥也是一个不错的景点,长百余米,宽约四米有余,在廊桥上歇息的游客不少,头脑精明的商贩就在桥上摆起了小摊做买卖,游玩了大半个下午还真有点饿了。我们点了碗土豆粉丝,原以为是粉干呢,身心疲惫的我们倒胃口大开。我们挑个朝南的位子坐下,一边细细品尝当地特色美味小吃,一边眺望远处白水洋上的放浪形骸游客,心里好生惬意。一碗小吃下肚浑身干劲又上来了,赶在预先约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也使我对词语“吃喝玩乐”有了新的认知,“吃”的确要摆在首位,有了“吃”才能“乐”得起来,可不是么?
队伍集结完毕,我听从安排悠闲地走在返程队伍的前头,没走多远,在前方亭子里却半路杀出陈李二位美女,她们看见我连抛媚眼,双眸发光,我自以为今天白水洋一游变白变帅了,深受美女垂青,没想到她们却抬出一大袋子礼物要给塞我,哇塞!全是湿漉漉沉甸甸的浴巾、泳衣......足足几十斤啊,还说是把女生最隐私的东西都托付给我了,对我是何等的信任云云,看来我只好领情了。
夕阳西下,在意犹未尽中我们驾车返回宾馆。望着窗外青山绿水和满天的云彩,我们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
作于201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