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也谈诗歌

也谈诗歌

2013-10-23 13:31 作者:晓池微澜 阅读量:40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对诗歌的见解可以不同,诗歌的创作形式和创作风格也可以多样,但终其一点,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不能脱离其共性特征,那就是:形象性、情感性、凝练性、音乐性。....欣赏并学习了;问候作者,感谢您赐稿,期待更多来稿。

我爱诗。爱读诗,更爱写诗,近乎痴迷。

诗歌,这朵精致的小花已深深植根在我心灵的土壤,她,已成了我一生的新娘。对于诗,我怀有两种情感:一种是初恋般的热情,一种是求道般的坚执。然而,就是我这样一个为诗而哭而笑而悲而喜的赤子,而今却迷惘了,困惑了。

到底什么样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这种困惑一直缠结在我心头,使我在写诗的日日夜夜倍受拷问。在许多有关诗的贴吧,我欣赏了许多含蓄蕴藉、启人心智的佳作,甚至绝美的经典。但,不可否认,也有许多诗,我实在不敢恭维。坦白地说,看不懂。不知诗歌创作者在说些什么,到底为了表达什么。诗中意象与意象之间风马牛不相及,更不要说组合了。有时,我在想,是不是自己的欣赏水平太低下,抑或自己的理解能力不够层次?有这样一句话,常被诗歌信徒们奉为经典:“诗人和疯子只隔着一层纸。”在这里我要说的是:诗人毕竟不是疯子。

诗歌,作为艺术,第一要旨便是美,要能够给读者带来玩味的愉悦,要能激发读者情感上的共鸣。我国古代文论家有言:“诗言志”,说到底,就是要求诗歌创作者,在诗歌创作时用优美的语言表现生活。或者说是表达自己独特的内心感受。说浅了,就是一种情绪的流动。我很赞成明代公安派关于诗歌“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主张。当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诗歌的见解可以不同,诗歌的创作形式和创作风格也可以多样,但终其一点,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不能脱离其共性特征,那就是:形象性、情感性、凝练性、音乐性。在这四个特征中,综前三个特征而言,就是要求诗歌创作者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从生活中选取物象,用极其凝练的语言倾之以情进行描述,构成意象,进而进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也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诗歌,才能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借助语言这一媒介激发想象,在头脑里形成画面,在情感上和诗歌创作者达成共鸣,从而达到一种审美愉悦的效果。

至于音乐性,更是诗歌不同于其他文体的一个鲜明特征。读者在欣赏诗歌过程中,既要在内容上有所感悟,又要在形式上获得美的享受。因为凡是好的作品,都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诗歌创作者在进行诗歌创作时既要考虑内容的深刻,又要注重形式的美感,在韵律、节奏、语言等方面多下功夫,达到和谐、流畅的音乐美。

谈到对诗歌的理解,我是这样认为的:诗的内容不宜太白,也不宜太过晦涩。太白了,流于肤浅,读者就没了想象的空间,失了玩味和咀嚼;太过晦涩,就失之于学术了,读者在阅读时会感到很累,很疲惫,哪里还会产生愉悦之感?早有文艺评论家指出:适合大众阅读的作品才是好作品。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这方面为我们做了典范,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这种境界。我们暂且不论是否适合大众,最起码也要适合中等文化水平的人阅读吧?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难道仅仅是写给少数人欣赏的吗?甚至只供自己把玩?

因此,我的观点是:一首好的诗作,在内容上应介于直白和晦涩之间。看似疯语不是疯语。总要通过语言表达点什么。而这所要表达的东西最好能让读者通过玩味,咀嚼得出来。

相关文章关键词

《也谈诗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