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水豆腐与豆腐西施

水豆腐与豆腐西施

2013-10-03 16:00 作者:西山来人 阅读量:31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一身清淡七分水,白嫩晶莹通体香”,没有哪种食物能像豆腐那样深受社会各阶层的偏爱了。水豆腐、干豆腐、麻辣豆腐、五香豆腐、香辣豆腐、小葱拌豆腐……,从这些耳熟能详的豆腐称谓中,可见豆腐在大众餐桌上的广泛与普通。

我从小就爱吃水豆腐,这种豆腐在农村买不到,都是一家一户自己做。乡下的山泉水做出的水豆腐一开锅满村的上空都飘着清新的香味。

水豆腐是我们义县这一带特殊的吃豆腐方法。一家人团团围坐在餐桌边,桌中间摆放一个盆,盆上放把笊篱,将热豆腐盛到里面箜浆,每个人用羹匙把豆腐盛到自己的小碟里吃。高粱米豆饭、水豆腐、肉丁酱,一家老小的欢笑声,那种其乐融融的场景叫人难以忘怀。

进了城以后,我还是对豆腐情有独钟,,每当见到走街串巷卖豆腐的,从不错过良机买两条。城里十几家豆腐馆都是做水豆腐的,都吃到了。不过总觉得城里的水豆腐比不上乡下的水豆腐。做豆腐离不开水,乡下山泉水做出的豆腐有特殊的豆腐味,城里自来水做出的豆腐差多了。

上个月,后街新开张了一家豆腐馆,匾牌上写着“风味水豆腐”。听说小俩口是农村来的,为了保持农村水豆腐的风味,每天特意回乡下拉水。还听说那个女老板生的十分漂亮,人们夸她没有“缺才”的地方。被大家称为“豆腐西施”。

这对小夫妻把豆腐馆开的很有特色,吃客天天爆满。我的食欲早已蠢蠢欲动,会几位老同学前去品尝。

这个小豆腐馆给人的第一感觉果然不一般,因为没有停车地方,有五、六辆应该在豪华大酒店门前停放的小轿车横七竖八地停在豆腐馆门前,与三间低矮的门脸很不协调。那些自行车、摩托车到是整齐摆放成一线。进出的吃客有城里人也有农村人,有白领阶层也有普通市民,看来这里的生意确实红火。

我们进屋后在一个角落找一张桌子坐下后,马上有一个身材苗条的女人走过来搭理我们。这个女人看上去三十多岁,白净红润的瓜子脸没有一点瑕疵,有人说经常吃豆腐有养颜作用,如果她就是那个女老板,可能是自己做豆腐也经常吃豆腐,人生得真像豆腐一样白嫩水灵。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耳垂上挂着两个金灿灿的悬吊式小耳环,在豆腐馆这样普通大众就餐的地方,显得鲜亮脱俗。

“风味水豆腐”确实有农村水豆腐的风味,用卤水点的豆腐浆是清的,口味鲜嫩,清香扑鼻。除了豆腐,这里还有蒸猪血、蒸鸡蛋、蒸肉,酸菜汤。都是有当地风味的传统小吃。吸引了许多外地人前来品尝,听说许多科局长也经常来这里吃水豆腐。

我们几个要了一瓶酒,边喝边吃豆腐边聊天,好像又回到了无忧无虑的孩提时代。

从这以后,我们成了风味水豆腐馆的常客,隔三差五就搓一顿。时间久了也知道那个漂亮女人就是被称为“豆腐西施”的女老板,叫李慧,城里人,丈夫是农村人。十年前随父亲进城开了一家“王纪豆腐馆”,李慧结婚后只是偶尔来馆里帮忙。公公长期做豆腐,水侵、气熏,患了股骨头坏死。她关心公公的身体,才接过公公的班正式成了“豆腐西施”。并把“王纪豆腐馆”改为“风味水豆腐”搬到这里。

李慧不但长得天生丽质,人也正、很要强。她说豆腐馆为什么改名?就是要义县的这种特殊豆腐味,每道工序都不能马虎。李慧说宁可花大价钱也要买籽粒饱满的大豆,做出的豆腐白嫩,有光泽,破瓣豆、瘪豆再贱也不买,做出的豆腐发糟、发暗;李慧说要舍得花钱买煤把豆腐汁烧得翻开,八分熟虽然多出豆腐,但吃着面腥味。李慧还说出了许多保证豆腐质量的秘密,熬豆汁子不要添加化学药剂,豆汁子假开锅,火候不到就撒泡沫剂,虽然缩短了工序时间,多出点豆腐,但味道大打折扣。

其实这些秘密都不是秘密,多付出艰辛与勤奋,少动些歪心眼才是保住豆腐风味的根本。

现在我们依然是风味水豆腐的常客。不但水豆腐是我们的心头最爱,更喜欢善良、真诚,为义县水豆腐杨名正身的“豆腐西施”。

相关文章关键词

《水豆腐与豆腐西施》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