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记忆 观女子举重48公斤级比赛(十二)
北京奥运会虽已过去4年,时至今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仍历历在目。伦敦奥运在即,北京奥运前后的点点滴滴又浮现脑海,激动不已,信笔写来,以存历史记忆。
——题记
2008年8月9日上午,我和老伴静静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女子48公斤级举重比赛。举重奥运馆座无虚席,观众情绪激奋。我们对举重比赛是外行,只是看热闹。在我的印象中,举重运动员个个应是身强力壮的大力士,但出乎我的意外,出场的运动员不是个头矮小,就是细高挑儿。当运动员走近杠铃,我老伴替她们担心,总是一个劲地嚷:“太重了,太重了,能不能给她们减轻点?”我觉得老伴好笑。可是说实话,我也为运动员捏把汗,担心她们举不起来。随着举重比赛的进行,我的脉搏跟随着运动员跳动。当运动员轻松地将杠铃举起,我由衷地感到钦佩;若一次举起失败,决不气馁而最终完成动作,我会为她们高兴、流泪;倘若三次抓举失利而被淘汰,我也会为她们惋惜。可是我观看了半天,却不见中国运动员出场,心中有些纳闷:昨天电视台预告比赛项目,说是中国代表团的首金将在射击和举重中产生,射击已经失利,难道举重无人进入决赛?正在我满腹狐疑,却听到中国运动员陈燮霞的名字。一位个头不高,浑身充满着青春活力的运动员上场。她第一次抓举,要了个最高重量90公斤。她稳稳地站在杠铃前,两手紧紧抓住横杠,动作潇洒漂亮,顿时掌声雷动、欢呼四起。第二次、第三次抓举分别为92公斤、95公斤,都是一次试举成功,陈燮霞的抓举成绩遥遥领先,金牌在望,我的心也激动不已。
不一会儿,挺举比赛开始,各国举重运动员你追我赶,竞争异常激烈。最后陈燮霞出场,她还是那么自信,充满激情,连续三次挺举,一次比一次更精彩,最终她以总成绩212公斤获得金牌,并打破这个项目的奥运会记录。
陈燮霞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奥运会首枚金牌,立即在举重馆内外引起轰动。陈燮霞家乡的父老涌向她的家门,鼓锣打鼓,舞狮欢庆,点燃万头以上的鞭炮,向她的父母祝贺,祝贺他们的女儿为国争光。当陈燮霞身披国旗站在领奖台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举重馆沸腾了!所有在电视机前观看举重比赛的全球华人的脸上定会露出灿烂的笑容。陈燮霞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的首枚举重金牌,可用两个字来形容:“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