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超越时空的爱情心路历程(文学评论)

超越时空的爱情心路历程(文学评论)

2013-10-12 18:15 作者:沪上人家 阅读量:41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超越时空的爱情心路历程(文学评论)

——逸舟红尘的爱情诗文读后感

舞台上的爱情比生活中的爱情要美好得多。因为在舞台上,爱情只是喜剧和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却常常招来不幸。它有时象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象那位复仇的女神。

——英国·佛朗西斯·培根

因大画家才女冰凌李女士笔友的牵线搭桥,使我认识了同样是才女她的老乡笔友逸舟红尘。在逸舟红尘她的空间里,我欣赏了她几首诗和几篇有关爱情题材的评论和小说。虽说我主动提出给她写一篇评论文章,但是真的提起笔来,却又有些犹豫,怕自己写出来的评论文章,把逸舟红尘的诗文评论坏了,有损于尘儿笔友的形象。

对爱情这个词的涵义,英国的哲思家佛朗西斯·培根已经说的很透彻了。也就是在舞台和文艺作品上都表现的很美好,但是现实生活中就很少有美好,多的是平平淡淡,还会招来被人抛弃遗弃的不幸,使的自己失恋的情感备受打击。歌德在他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一书中说:

“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妙龄女子不善怀春?”这句话说的很清楚。

初恋是美好的,充满了童真天真烂漫的想象,期盼自己和白马王子或者美丽楚楚动人的公主小姐情投意合地结成伴侣,事实并非所如人所意。大多数可能“多情却被无情恼”,热恋背后有时往往会被暗藏的事过境迁玩弄移情的危机所蒙蔽住双眼。所以为此有作家很有理性的总结出一句爱情的哲言明理来——“热恋中的女人往往是愚蠢的。”我起先读了尘儿的新言情小说《穿越时空去爱你》,已经感悟到其中穿越背后的作者的情意所在。

有意思逸舟红尘的笔名,初次在我脑海里的影像是:在滚滚的红尘里,有着诗情爱意的小舟,飘逸潇洒洒脱,随风荡漾,美好浪漫。后来读了她的第一篇文章,使得我对这个笔名有了新的认识。下面让我们还是从尘儿的这篇小说说起,看看这作者对爱情涵义的认识吧!

这篇小说的题记:开宗明义的说:“有缘不一定要相见,相见不一定要相恋,相恋不一定要相伴,无论怎样的结局,我都愿意,只要在我最美丽的时候与你相遇,度一段时光,结一段尘缘……”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柏拉图的爱情观,保加利亚著名的学者在《爱的哲学》(又名《情爱论》一书中解释说:

“神智学者和神秘主义着谈论所谓的‘上帝的爱’,认为这种爱是‘永远’美好的。这是一种在上天的保护下恩赐给人们的没有结果的昙花一现的交往和灵魂的接触……柏拉图式的爱情的目的,被宣布为没有肉体接触的灵魂的融合。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使双方得到永久的幸福。”

你看看,这说明了什么?好像很有睿智超脱的眼光吧?!作者对爱情的心态为何有了象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柏拉图似的超世脱俗的毫无欲望的一味追求美好的精神上的恋爱观呢?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爱情的车距,仿佛对情爱表现出只有美学意义上的“距离美”的定义。时时对爱情提防,保持着车距。采取若即若离,朦朦胧胧的态度,还要在她容貌身材最美丽的时候相遇,再分离,在爱人的眼里和脑海里今生今世永远保持美好的形象,拒绝衰老和丑陋,不染一丝一毫的尘埃,真可谓用心良苦,刻骨铭心啊。真是有点只可远观不可近亵而玩之焉的朦胧的爱情思想意境的美,永恒的形象美。其实我当时已经在此文字间感悟出作者可能在,以前受到过爱情的伤害吧!小鸟依人的初恋时的男子汉的宽厚肩膀,在滚滚红尘中,在时间里随风远去。受到过伤害的初恋情感的小鸟便多了一份,超尘脱俗的情感性格。所愿意在时空的梦境中去穿越,去寻找自己的理想中的美好的洁白无瑕洒脱英俊的情人。梦境本来就富于想象和有着浪漫曼妙的虚幻的情感,让对崇尚的美德,高雅、洒脱、浪漫、纯洁无暇的白马王子的情感和思维的向往追求在穿越时空中得到升华,达到弥补以往被失恋时痛苦的真空空洞。

在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利用现代人崇尚穿越来挥发自己被社会家长老师索痫压抑后,冲破藩篱向往个性挥发的意愿,独来独往,天马行空潇洒自如的个性化想象的自由的天空里去畅意翱翔。这是为了躲避世俗的眼光为自己寻找理想中的爱人的的结果。更加赋有了圆满的美感的爱情情感的欣慰感。作者在主题中说的很执白和相爱的情人度一段时光,结一段情缘,而并非是托付整个一生,执子之手,携手到老的意思。对此作者作了精心的构思,是为了尝试一次爱情的时空穿越做好铺垫的准备:

从学校礼堂里表演节目的舞台,开始了最初的第一段的穿越。这一段诗歌用的是忧伤凄绝的西藏喇嘛仓央嘉措的诗: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在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柔;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

于是在学校的操场开始了穿越……

作者紧紧地把握着穿越之箭只是也想和几百年前热恋中的僧侣仓央嘉措,为了了断一段红尘情意恋爱,飘逸在红尘的孤舟,开始一次柏拉图式的完美高雅超世脱俗的情缘的穿越相遇,那就是见一下对爱情执着悲凉哀伤的恋情的僧人——百年前的仓央嘉措。这种爱情相知而不可相遇,可企而不可求啊!寻寻觅觅,觅觅寻寻在茫茫的人海中,苦苦地祈求着,盼望着,折磨着爱意缠绵的性情中人。为的是一份情债的还愿之情,在红尘中飘逸着孤舟中的才女佳人。

有得必有失的生活这里告诉我们:失恋的心态,必定会被这凄美哀怨缠绵的苦苦的恋情在超世脱俗追逐着月亮太阳般美好完美中的情人理想真空垫补完整。这有着哲学美学定义的完美主义和唯美主义的超世脱俗的爱情婚姻恋情的情结。这种凄美悲凉的心情,必然博得读者的同情,和认同的共鸣,使读者的爱心为她悬念,为她担忧,为她期盼;为她祝福而默默地祈祷着。可以说作者在此用本来很经典神秘凄凉悲惨感人的仓央嘉措的爱情故事作为穿越时空的目的载体,更具有了震撼力和穿透力。还把地点安排在神奇的高原西藏的布达拉宫神殿内,更具神秘性,和超脱感。小说有了引诱出读者丰富的想象力,和想看期盼的心理。使得作者的爱情超脱的祈求的情感和哲言有了论证这一经典故事的开端。这是作者也是深思熟虑构思中的精明之处和驾驭使用曲艺相声上的“埋包袱”效果。

如果我们把仓央嘉措的那首诗和作者的题跋中的话的心态,放在一起对比看一下,就不难看出作者对仓央嘉措的爱情的哲言诗有着同工异曲的妙处,从而产生情感的共鸣。在现实中作者的失恋之情,理想的白马王子已经随人而去,思念的美好相恋,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现实中的那个英俊潇洒的爱神已经远去了,只剩下理想主义的一具躯壳。这时在历史的资料和旅游中作者发现了,仓央嘉措这个情爱传奇色彩的英雄。他的气质,他的执着,他的超世脱俗的精神境界都让她折服。作者的心目中仓央嘉措是男性爱神的英雄,是经典完美的悲壮,他勇于牺牲富于忍耐指着追求爱情美的伟大,是生死相随,至死不渝的爱情情感的实践者。也是作者心目中的爱情理想中的人物。这种人物的完美英俊悲壮的神态,有着情爱美的气壮山河的气势。是一种纯洁爱情致上超尘脱俗思想的最高的精神境界。这种勇于牺牲自己去追随拯救爱人的勇敢精神也和西方圣哲柏拉图追崇的精神爱恋的思想情结的一次升华。这也是作者时空中穿越去爱的根本原因目的所在。在以后对电影《失恋33天》的影评中也能看出她失恋后现在的心态:

“我的看法是:离开之后,不要自责,不要追悔,不要祈求,更不要挽回,不要再去一遍遍的追忆那些相爱的细节,只能让你更加心痛;也不要故作大度地说那些‘祝你幸福’之类的傻话,平静地告诉自己,转身之后,你是你,他是他,他的好与不好已经与你无关,就如你的喜怒哀乐,也不再是他的关注。”你看作者对失恋的态度是那么的干脆利落。

作者在这篇影评中表露出了爱情的认识,她在这篇影评中说:

“我真是爱死黄小仙这个角色,爱情就要这样,爱就爱得轰轰烈烈,恨就恨个实实在在。在爱情里,我不负你,你却负我,那就别怪我的尖锐刻薄,我就是要用我自己的方式,用力回击,即时不让你低头认输,也要让你体无完肤,如此方不负我爱。”你看,这多么泼辣洒脱之情啊,和山东女子“麻辣烫”似的好爽直率性格十分相吻合。这篇影评写得很有特色,真是一气呵成,一蹴而就。没有真感实情的情感共鸣,我可以说是写不出这样有水平的特色鲜明的影评来的。文笔犀利,滔滔不绝,经典的语句,比比皆是。有看点,有特色。把隐藏在作者心中的失恋时的愤懑之气一泻而出,倾盆而下,笔墨酣畅痛快淋漓。

影评中王小贱这个男闺蜜,对失恋的黄小仙呵护有加“问寒嘘暖,今天给你做冰激凌,明天给你修理霓虹灯,王小贱就是用一点一滴儿的关爱,帮黄小仙疗伤,并进一步赢得了黄小仙的心。”接着作者又说:

“让王小贱式的男闺蜜在婚恋市场里徒然走俏,想想也是,身边有这么一个人,无时无刻不在守护你,无时无刻不在关注你,以你的欢喜为欢喜,以你的悲哀为悲哀。先你之忧而忧,后你之乐而乐。工作总是你的伙伴,生活中是你的保姆,困境里你的依靠,郁闷时是你的情绪垃圾桶,统统为你全方位的服务。哇,整个一个超级男生,完美的情人啊。这样的绩优男人到哪里找去?难怪很多姑娘对着银幕大喊:谁给我一个王小贱?呵呵。这种男人,大概只在文学作品中,电影里,而且只属于黄小仙吧。”可见那个银幕上的王小贱也是作者现实版的理想的爱情伴侣了。作者从上一篇的小说《穿越时空的去爱你》中又回到了现实的生活中了。这很符合女人姑娘的心态。这使我想起了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的最后大侦探波罗说的那句话:

“女人最大的心愿,是要男人去爱她。”

好了我们再来看看小说穿越后的我,遇到了老者,经历了种种离奇的磨难,渐渐认识了生活的艰辛,对爱情生活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仓央嘉措在《那一刻》诗句中的涵义。终于没有在穿越中见到那位理想的爱情偶像——仓央嘉措。而是在梦幻中惊醒又回到了现实。符合了作者在主题题拔中的思想: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可以不相恋。……”

在小说的最后一个章节《还情》,在拉萨布达拉宫中见到了仓央嘉措的相片介绍,导游的讲解中得到了升华。

这篇小说构思十分成熟,精妙。紧紧抓住了穿越追求柏拉图式的爱情理想的信念,寻找着传奇是的爱情故事人物仓央嘉措。而作者独具匠心的是,等待穿越后的种种磨难随之而来。说明追求理想并非易事,在老人的启发下幡然醒悟,穿越的梦境戛然而止。如果在穿越中作者把我贸贸然和仓央嘉措见面那就失去了意义,显得主题平平毫无生气。所以作者独具匠心的构思高明之处就在于此,对深化主题思想起到了事半功倍作用。

崇拜——穿越——磨难——醒悟——还情,一根穿越时空的去爱你的红线,一贯到底。使得作品一气可成,融贯汇通。

无论在人物塑造上,还是场景的设计上烘托上,还是故事情节的构造意境上,都很严密细致。色彩鲜明的构图,造景是的整个小说有着三维动画图景的立体效果。有悬念,有看点,有色彩。古往今来有着天马行空的气势。

学校的舞台操场——西藏的空旷的深山旷野——老人——悬崖骏马追兵,旦卓合——喇嘛庙,构成了一连串的人物风景图景。文笔娴练细腻隽永秀美,对话又有个性,而生动。道具物品富有西藏的特色。形象描写栩栩如生,就像是在放一部经典的大片,可以看出作者就有深厚的文学修养功底。

而《牵牛花与竹篱笆的爱情故事》这是作者有寓言化拟人的手法,展示出爱情的真谛。爱情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地去培养,去一点一滴儿的灌浇,相互的支撑关爱理解。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从牵牛花和竹篱笆爱情的成长历程中,读者看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中的爱情。一点一滴总关情啊!构思同样精妙细腻。描写一样精彩有色彩。携手抗风,击退孩子的入侵。最后在秋末老人的炉火里他们的爱情的到了生华和热烈的完美的永恒。

以上是我对逸舟红尘作品的一点评论,可能说的很不到位。还是请笔友们找来她的一些作品亲自来欣赏一下的好!

发稿於2012年7月15日星期日,上海西部龙柏家中。

《超越时空的爱情心路历程(文学评论)》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