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云南纪行

云南纪行

2013-10-12 21:53 作者:生命如歌 阅读量:39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记忆中,对云南的印象是从电影《五朵金花》《阿诗玛》的开始的,是从杨丽萍,刀美兰这些耳熟能详的云南舞蹈家开始的,更是从叶辛的知青小说《蹉跎岁月》,还有那首充满云南傣乡意境的名曲《月光下的凤尾竹》开始的。大家也知道金庸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也是在云南拍摄。感性层面上的影响与记忆,加深了我对云南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

我是在一个晴朗的早晨乘坐旅行社的中巴到达阿诗玛的故乡——云南石林县的……。

一路上,旅行社的导游小姐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述天下第一奇观云南石林,并从地理人文的角度详实介绍了石林奇特景观。

进入石林景区,让我一下子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只见这石林,峭壁万仞,石峰嶙峋,像似千军万马,又似古堡围城,像飞禽走兽,又似人间万物,无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构成一幅神奇活现,巍然壮观的天然画卷。环顾四周,无不是一个个形态似剑状,塔状,蘑菇状等不规则的连片出现的石柱群,远望如树林。于是,人们于是望物生意,把这奇异的石柱群称之为石林吧!至于电影《阿诗玛》中阿诗玛因为他的阿黑哥化为石峰的传说。我一直充满好奇。想亲自问问导游小姐传说的来龙去脉,但始终没有机会。

跟着导游穿行在石林中,眼前座座石峰突兀峥嵘。也许是石灰岩的作用,那石柱却彼此分离。石柱又经过常年的风雨侵蚀,这无数的石柱石笋石芽便形成了奇石瀑布,再加之湖泊溶洞峰丛和丘陵于一身。让人看着千姿百态,美不胜收,真可谓天造奇观,目睹这形态如剑状,蘑菇状,塔状,柱状,地堡状,遍布原野像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或隐与山坡荒野。奇悬幽险,亭亭玉立,体现了大自然给予人类惊奇。

饶有兴趣地游览玩石林后,大家还是意犹未尽,都想私自再次欣赏这人间奇异的独特景观,但是导游小姐一直催促着要吃饭赶路,只好作罢。

在七彩云南短暂地购物观景后,在回昆明的路上又一次领略了遍布在道路两旁的山坡丘陵像人似物栩栩如生的石林奇异风光。

我看着,想着,石林不仅仅自然风景独一无二,人文风景也是独一无二。与石林相伴随的彝族撒尼人的生活风情也是颇有魅力。以阿诗玛为代表的民族文化遍布整个景区,甚至整个云南,体现聪明勤劳的彝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还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

大理是云南的历史文化名城,提到它,我想我的语言是苍白的,无力的。因为在我之前,一位作者,一部电影,一首歌曲早已将大理名扬海外。

据史书记载,大理的前身为南诏国,是唐朝建立,后来宋代的段思平开创了大理国,于是以段氏家族为为主体的大理国持续了三百多年。

而我们现在所熟知金庸作品《天龙八部》中段誉接替其父段正淳为大理国第十六代国王。还有电视剧《射雕英雄传》中一灯大师即为段智兴就是段誉的孙辈。而所谓的“南帝”就是段誉的称谓。

我想,有些东西由于它的历史久远,我们凭主观臆想是无法了解其缘由,只能依靠史料记载才能掌握它的来龙去脉,就像大理过去历史。

四十岁左右的人都看过电影《五朵金花》,电影的情节就是描写大理白族姑娘金花和小伙阿鹏的恋爱故事,其中影片中的插曲《蝴蝶泉边》优美婉转,让人对那美好爱情产生遐思与神往:“唉,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蝴蝶飞来采花蜜,阿妹梳头为哪妆,橄榄好吃回味甜,打开青苔喝山泉,山盟海誓先莫讲,机会待明年,明年花开蝴蝶飞,阿哥有心再来会,苍山脚下找金花,金花是阿妹。”那甜美优雅的歌声把游客一下子带到大理。

大理西倚苍山,东傍洱海,舒展地坐落在茫茫的云贵高原,虽然经历过历史的变迁,但一点也不觉得苍老。大理最富盛名的景致是“风花雪月”。那其中的典故是三言两语无法说清的,当然大理的景致不能以“风花雪月”而掩盖,蝴蝶泉,大理三塔,大理古城,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都是不错的景点,尤其是天龙八部影视城造型风格优美飘逸奇特。结构以砖木结构为主,青砖青瓦,整个建筑显得错落有致,让人产生浓重的历史沧桑感,走在影视城有种回到大理国的感慨,也让人联想翩翩。

在洱海的游艇上,品尝了白族的三道茶。用三句话概括就是一苦,二甜,三回味,我想这白族的三道茶不就是人生的三个过程,三种人生体验吗?也体现了白族人民苦尽甘来,对生活的回味悠长的诠释,在品茶期间,我们还有幸观看了歌舞演出,其中一个歌舞叫“掐新娘”据说小伙对新娘掐的越狠,说明对姑娘越爱,我听后哑然而笑。

在依依不舍中离开大理,又风尘仆仆地踏上通往丽江的旅程。

在没有进丽江之前,就知道有丽水,程湖,玉龙雪山,兰花,古城。云南有着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说法,说的就是丽江,丽江的气候变幻莫测。我们去的时候天还是晴空万里,天空飘着几朵祥云。但当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得起兴时,突然,黑乎乎的云彩像似脱缰的野马一般奔涌而来,紧接着雷声整天,大风四起,大树小树在风中摇曳着,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了下来,顷刻间,美丽的丽江一下子沉浸在大雨滂泊之中,我们也只好在导游的带领下躲在一个茶楼里,导游笑着说,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不虚传吧?

大家听着都禁了声,焦急地等着雨停的时候,导游见我们这样,安慰我们,别担心,过一会儿雨就停了,耽误不了大家游览古城的时间。有人说,刚才雨下的真大,来得也很猛,导游有些习以为常地说,云南的气候就是这样,尤其是丽江。

在茶楼里,听着纳西族姑娘巧舌如簧地推销着茶叶,不时和我们开着玩笑。纳西族人把小伙叫胖金哥,把姑娘叫胖金妹,并且以胖为美,小伙也以胖为贵,茶楼姑娘开玩笑说我们中一位戴着眼镜的胖游客值四十头牛,而一位瘦高个值一头牛,惹得全茶楼的人哄堂大笑。的确,走在漓江的街上,一黑为美,一胖为美的例子比比皆是,丽江的女人大多经商,就连卖肉这样的力气活也是女人干的,男人干些带带孩子,以及一些轻松活,至于街上的经商的男人多半都是外地人,丽江纳西族男人经商的很少。

听着导游的介绍和我们街上亲眼所见,都觉得丽江的男人太幸福,女人太能干,只是一胖为美,一黑为美多少和我们这些汉族审美观点有很大不同。但是瑕不掩玉,这说明各民族的文化风情上的区别。

在说说笑笑中不知不觉接近傍晚,这时雨也停了,游客们如数走出茶楼,来到街上。

街面上,水汪汪的一片,脚下是石头拼凑的石条路。路边有淙淙的流水声,不由得让人想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韵。导游说丽江的街道上的石板路都是空心的,掀起每块石板来,都可见长长的流水声。

丽江的房屋都是明式结构,依山旁水,真可谓家家有兰花,处处见流水。街面千余条,条条各不同。如果走密了路的人,一辈子也别想走出丽江,这当然是笑话,但听起来却风趣幽默。

丽江除了丽江古城令人向往外,还有那巍峨的玉龙雪山,丽江酒吧,都值得人回忆。象征纳西族古老文化的东河古镇,以及古老的东巴文字,那些文字既像字,又像画,传承着古老的文化,据导游讲,东巴文化已在2003年被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不仅东河古镇的历史比丽江古城悠久。

游玩了丽江,我们有乘车由丽江经大理返回昆明,游客们匆匆填饱了肚子,当晚又从昆明乘车赶往版纳的普洱市住宿,第二天早晨吃过早餐后,在普洱茶故乡观看了茶园以及茶厂,选购了一些好茶。

下午又匆匆赶往版纳州所在地景洪市……

景洪市属热带季凤性气候,一年没有四季,只有湿季之分。

走在景洪市的街道上,犹如沐浴在热带雨林中,感觉背上湿漉漉的,虽然是九月下旬,但依然是骄阳似火,走了不到一会而便汗流浃背,挥汗如雨。在环顾街道两旁婆娑的椰子树,高大挺拔的棕榈树,亭亭玉立的槟榔树,目不暇接。让人留恋在异乡的神奇的胜景之中。

西双版纳的景点最多,而且独特极具民族特色民族傣族村寨,野象谷,热带雨林,傣族泼水节。

由于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是九月下旬,已经错过热带雨林最好的观光季节,只能通过导游的解说去领悟那长型奇特,色彩艳丽,气味独特,五彩缤纷的花卉植物,行进在热带雨林还是让我看到了一些珍贵植物,,说云南是植物王国一点也不为过。据导游介绍,光云南就有4000多种珍贵植物。

野象谷在热带雨林里,这里因为野象的出没而得名,据导游讲,在热带雨林生活着一百多头野象,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广,一般情况下很难看到野象的踪迹,不过我们有幸看到野象谷的游览项目大象表演,算是多少弥补了没有见到真正野象留下的遗憾吧。

如果把西双版纳比做一只美丽的绿孔雀,孔雀的尾巴在橄榄坝。橄榄坝里的傣族村寨无疑又是孔雀尾巴最美丽的羽翎。

傣族村寨里民风淳朴,处处充满诗情画意,一年四季青翠浓绿,竹林环绕,果木成林,有亭亭玉立的槟榔,婆娑的椰树,高大挺拔的棕棕,榕树,叶似芭蕉扇的观音树,菠萝蜜树,凤凰树等等,这里的花也成了树,三角梅,紫荆花,红的,粉的,紫的,配上茂盛的绿叶,还有飘香十里的缅桂花,己凋谢了,只拾得几片浅黄色的花瓣,虽已枯萎,仍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所有这些给傣族园洒下一片浓浓的绿茵,的、幢幢竹楼被掩映在这青树绿竹,奇花异草之中。

走进傣族村寨,登上杆栏式建筑的傣家,坐下来仔细体会傣族主人的待客礼仪,觉得蕴含着淳朴民族风情,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接待我们傣家女主人她叫小玉什么的,具体名字我没有听清,长的身材苗条匀称,听说是高中文化,还是村委会主任,我们越发钦佩。

导游把我们领到她的家中,导游说去傣族村寨参观,首先上楼后一律要求脱鞋。然后才能进入客厅,傣族的竹楼上分为阳台、客厅和卧室三个部分,屋内陈设极其简陋,客厅的隔壁就是卧室,是不准外人进去的。客厅比较大,我们一行人坐下来仍显宽余。

傣家人叫小伙子为“冒多哩”,叫姑娘为“少多哩”,傣族也是一个男嫁女娶的民族,男方嫁到女方家前要做3年的苦力,接受3年的考验,且只能住在客厅。傣家女人当家作主,男人在家中是从属地位。

傣族信奉佛教,村村有佛寺寺寺有佛像,傣文字传男不传女。男子一生中要过一段脱离家庭的僧侣生活,男孩很小的时候要送到寺庙当和尚学习贝叶经,出嫁时除陪嫁实物外还有陪椰子林,因此导游根据女主人的话是生男孩叫赔钱的货。女主人家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不过小玉的姐姐娶亲时又搛回来了。女主人也到谈婚论娶的年龄了,男朋友是汉族人,也没有到女主人家接受3年的苦力劳动,她准备随他去外地,但家里一时走不开,若她走了,家里就没有人接待旅游团了,据女主人讲,现代的傣族年轻人十分愿意外嫁给汉族人。因为汉族人勤劳,懂得顾家,疼老婆,说得我们都笑了。

据导游讲,傣家人信奉三种人,一是佛祖,佛寺则是傣家人的灵魂栖息地;二是毛泽东主席,是他老人家解放了他们,并分给了土地;三是知识青年,是他们开发了橡胶种植,带来了财富,为了边陲建设,知青们奉献了青春甚至是生命的代价。沧桑的青春,蹉跎的岁月,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也是一份不可多得精神财富,想不到知青历史在边陲的西双版纳傣家人这里得到了充分的承认和肯定。

傣家人的生活少不了金、银、玉首饰的装饰,特别是银和玉,玉镯是傣族男女情人必备的定情物,银则是云南少数民族最重要最普遍的服饰,傣家人加工金银首饰的技术代代相传。小玉讲到银器的健身、养身、防毒的功效来,都令一行人称赞不已,大家纷纷解囊购买了不少女主人推介的银首饰。

如果在云南旅游,最热烈,最有活力的场面是什么,我想大家会异口同声说:版纳的傣族的泼水节。

没错。如果你去了云南不看看,感受感受泼水节的气氛,那真是一种遗憾。

版纳的傣族村寨的泼水节在榄坝傣族村寨举行。游客称之为“天天泼水节”。外来的人们络绎不绝来到,置身于其中,无不为傣家人的喜庆、热烈、活力与奔放所感染,而为之激动。

在泼水节上,只见傣族男女老少都穿着了节日的盛装,连那些游客兴致勃勃也租来傣族衣服,加入到泼水行列中,只见一群群青年男女用各种各样的容器盛水,你泼我,我泼你,水花在空中盛开,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着,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泼水节便成为了欢乐的海洋。

至于泼水节日期,泼水节的讲究,以及泼水节分为文泼和武泼。泼水节的内容,还有赶摆、赛龙舟、浴佛、诵经、章哈演唱、斗鸡、跳孔雀舞、白象舞、丢包、放高升、放孔明灯等民俗活动,以及其他艺术表演、经贸交流等等这些都是导游讲给我们的。我只感受着“水花放,傣家狂”,“泼湿一身,幸福终身”,还有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的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人们尽情地泼洒,笑声朗朗,面对欢乐无比的氛围,犹如一个孩子在观看一出文艺表演,除了看热闹外,其余一概不懂。

近十天的旅游结束了,对于云南的奇山异水,奇花异树,奇风异俗领略和见识的可谓少之又少。自己拙劣的笔也无法描绘云南的鬼斧神工般自然造化,以及千之百态的民族文化。只能将自己所看,所闻一些零星片段记录下来供博友和我分享云南的奇山异水,奇花异树,奇风异俗,算是不枉此行吧。

相关文章关键词

《云南纪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