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号经声中的无奈
●义县万佛堂石窟寺由民间信士营造的“菩提圣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佛教音乐变的时尚起来,佛号经声已不在是庙堂古刹里的专利,村镇市井,街巷店铺里,处处飘散着这种救苦救难的声音。
近年来,人们对佛的崇拜的确是太虔诚了,佛以“法泽天地、慈润山河”的气魄普渡众生,给迷津红尘里的世人带来了希望。城乡大兴土木,修庙建寺,大庙小庙香火鼎盛。带着不同心愿的善男信女们,在佛的面前变得更加慷慨、更加虔诚,为了通融佛主成全自己的心愿,总忘不了往公德箱里大把投钱。有人说善财难舍,但求佛办事的钱花起来毫不吝啬。在佛号经声中,不知有多少男女信士,怀着敬畏之心,把一笔笔善款捐献给“佛祖”。
有一位私营企业的老总,常年舍财于佛,去年一次捐助80万,恭请6尊金身、80延长米汉白玉围栏,在一处古寺的石窟旁为佛营造了“菩提圣境”。有位退休老教师,平日吃斋念佛10年,平时省细度日,连一块豆腐竟舍不得下肚,为求观世音免灾治病,一次捐香火钱10万。老家有位乡亲,至今还住在祖上留下的老房子里,为叫土地爷安居乐业,自己掏腰包买建材,自己出力气施工,在村头盖起了一座漂亮的土地庙.。
一夜之间世态似乎畸形起来,人生之路变的迷惘,同时也失去了对精神的拥有,在期盼、昏暗、无奈中总是找不到路口,空虚的灵魂企图寄托于佛以求解脱。
受人钱财,替人消灾,也许是巧合,也许有成有败是事物的本来规律,佛法的恩泽满足了一些人的愿望,成全了一些人的发财梦、升官梦、求子梦、平安梦。这些人是幸运的。但佛也有无奈的时候,也不能公平的给人以均等的机会,把橄榄枝的甘露挥洒到每个人的身上。这时佛也会找借口向你解释:佛法只渡有缘人。那个用重金通融佛的大款如愿以尝,变得更加有钱,成为远近闻名的大企业家。而那位退休老教师就不那么幸运,因患肝癌,早以撒手人间。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公平,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富人在天上人间可以尽情享受声色犬马、花天酒地般的生活,而有些弱势群体却在求生的底线上挣扎着。我家附近有个残废人,两条腿从根上锯掉了,有位好心人给他特制了一辆四个轮子的小车,每天清晨把他带到农贸市场,然后用绳子固定在小车上,残废人用两只手撑着地带动小车滑动,到市场各个角落、放着佛号经声的录音,爬着乞讨。残废人借用“佛号经声”去换取一些人的善心、同情心,多乞讨几个小钱。恐怕他终生都不能与佛结缘,成为大款。也许衣能遮体,饭能冲俯就足够了。谁能为他满足这个小小的心愿?是佛祖还是那位大款?
一项主张“普度众生”的佛祖也只能为残疾人提供“佛号经声”,去换取世人的廉价同情。真正有能力帮助穷人的那些大款们能伸出援手吗?恐怕他宁可花掉80万为佛再塑金身,也不会发慈悲救济这位高位截瘫、没有生活能力的穷人。不去做现实的善事,不惜重金贿赂虚无的佛祖是真心向善吗?拿了人家手软的佛主恐怕都无法做出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