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清心淡欲一杯茶

清心淡欲一杯茶

2013-10-23 16:39 作者:异乡的云 阅读量:31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您是一个飘流在外的游子,当您捧起一杯清茶的时候,您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杯中的茶叶,一定会有几片是母亲亲手为您采摘揉制的,它会漂浮在水杯中间并定住,默默地张望您的眼神,让浓浓的乡情和思念走进您的心田,温热你的双眼。

说到喝茶,过往故事颇多,然论及此中真境界者,愚以为非宋朝宰相王安石老先生莫属。记得《警世通言》中有过这样一段精彩记叙:说的是大学士苏东坡被贬黄州赴任,临行前,当朝宰相王安石托其择时顺道取些长江瞿塘中峡水作药引之用。后来东坡想起太师所托之事,原想借进京公干之机了此心愿。可是,船过三峡时,东坡先生竟因一时疏略,船已过了中峡进至下峡,心中懊悔不迭,但已无奈,只好取了一瓮下峡之水带到东京,亲自送至相府。荆公大喜过望,忙取来白定碗一只,投阳羡茶一撮于内,候汤如蟹眼,急取倾之,其茶色半晌方见,荆公指其非中峡之水,而是下峡之水。东坡惊问:“老太师何以辨之?”荆公道:“这瞿塘水性出自《水经补注》,上峡水性太急,下峡太缓,惟中峡缓急相半。太医知老夫乃中脘变症,言必得阳羡茶且需用中峡水引经,方可治。此水烹阳羡茶,上峡味浓,下峡味淡,中峡浓淡之间。今见茶色半晌方见,故知是下峡。”东坡知错,只得言明其故,并谢罪不迭。而荆公却并未因此见责于东坡,可见,王安石还算是个厚道之人,宰相肚里撑得船啊。

这则历史故事至少说明了品茗的历史之久远,学问之精深,功用之神奇。个中玄妙,恐怕只有让读者自行体会了。

我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茶道文化中讲究四大领悟,即“和”、“清”、“敬”、“寂”。所谓“和”即友好和平;“清”即优雅、清静、平心静气;“敬”即尊老爱幼、互敬互爱;“寂”即沉心臆神、闲清优雅。心清可茶,茶可清心;若要淡欲,惟有香茗。在这喧嚣的尘世间,人们最难做到的恐怕就是这“清心”和“淡欲”四字。难怪古今圣贤、文人骚客,皆对茶赞之不绝,爱之难舍。1200多年前,对茶情有独钟的陆羽便著就了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被世人尊奉为“茶圣”。自古以来,能把诗歌写到极致的人,才配称之为“诗圣”,能把书法弄到传神的人,才配称之为“书圣”。茶艺术以及茶文化总是与高雅事物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不同的是茶还兼具雅俗共存,雅不拒俗的品性。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古往今来,芸芸众生,每家每户,概莫如是。有客造访,坐定后第一件事便是上茶。

今天,当我们稍遇闲暇,静下来整理心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茶。三五个知心朋友推心置腹交谈,自然少不了一杯香茗!当你沉浸在书海之中,挑灯夜战而感到困乏时,茶能帮您解困提神;当你为了心爱之人的匆匆离去,痛苦绝望欲罢不能而感到郁闷时,茶能帮您祛郁生津;当您望着窗外的万家灯火,为想回家又不能如愿而感到忧愁时,茶能帮您释怀宽心。如果,您是一个飘流在外的游子,当您捧起一杯清茶的时候,您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杯中的茶叶,一定会有几片是母亲亲手为您采摘揉制的,它会漂浮在水杯中间并定住,默默地张望您的眼神,让浓浓的乡情和思念走进您的心田,温热你的双眼。

栀子花开

相关文章关键词

《清心淡欲一杯茶》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