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风过有痕响沙湾

风过有痕响沙湾

2013-10-12 23:47 作者:山山 阅读量:28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初夏,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响沙湾。我终于见到了浩瀚无际的大漠沙海。

不知在朋友间提过多少遍了,很希望能到北方去看看那一望无边的戈壁、沙漠,去体验那自然的壮观雄奇与残酷无情,去感悟自我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可想象中的戈壁、沙漠,给我更多的是浪漫情怀、英雄气概,或迎着狂风扬鞭策马驰骋于茫茫洪荒,或登上沙山面对残阳振臂高呼于天地之间,天地间唯我独尊……

当我来到库布齐沙漠,我在想着什么呢?那无处不在的风,那无处不在的沙,还有那风与沙留下的一道道不断变化着的痕迹……总面积约145万公顷的库布齐沙漠该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的荒凉。满眼的沙丘,满眼的沙子。沙丘一个按着一个,或大或小,或高或矮,但沙粒的大小、色彩仿佛都是统一的,不像南方江河中、沙滩上的沙子有大有小、颜色各异。阳光下的沙子一片金黄,一个个沙丘便是一座座金山。每一个沙丘的造型,都显得那么柔和,那么充满母性;沙丘与沙丘相连,也是一条条优美的曲线。那沙粒细细的、油油的、柔柔的,人们或许会有一种非常想亲近的感觉,这沙子如果是金子、如果能造福人类该多好呀。我孤零零地置身于沙丘之间时,又顿生出许多恐惧感来,不敢随便移步:这柔细的沙子可承受得了人的重量?因为有的沙丘与沙丘之间,竟呈现出若干个大小不一、深达数丈的沙坑。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沙坑的坑壁几乎为垂直状,人陷其中,当属危险了。什么原因造成这些地方除了沙子还是沙子,植物、动物、人类在这沙漠中该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什么角色呢?当地牧民不语,可我从他们那红红的、黑黑的脸庞上,从他们额头上风霜刻下的道道痕迹中,得到了答案;那驮我漫步沙海的骆驼不语,可我从它那一身尚未褪完的、厚厚的冬毛中,从它那颈项处长长的“水袋”中,得到了答案。夏初的沙丘上也能偶见几蔸骆驼草,可这骆驼草仍是藤枯叶败,它灰灰的色彩已融入了沙丘的黄色里,不是在眼前,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对近在眼前的骆驼草,我仿佛仍有许多话要对它说,可第一句话应该是:它为什么能生长在沙丘上?这种生长在沙漠中的骆驼经常要吃到的草,它凭什么抗御风寒?

看着这些毫不起眼的骆驼草,看着这些骆驼在沙漠中赖以生存的骆驼草,我真的想为它们唱一首赞歌!可当我认真听听脚下的沙子发出的声响时,我知道,我要唱的赞歌已在千万年前唱响:在库布齐沙漠有个银肯响沙湾,这响沙湾的沙子只要受到外界撞击,或脚踏、或以物碰打,都会发出雄浑而奇妙的“冲!”“冲!”声。“会唱歌的沙子”、“响沙湾”由此得名。响沙湾的风与沙丘当是密不可分的吧?响沙湾无时不有风,只是大小而已,不论是风大风小,都会给沙丘留下痕迹。风大时,整座沙丘会片刻间消失得无影无踪;风小时,沙丘面上的曲线会在不断变化着,这些变化仿佛人为似的:线条的走向、间距均极有规律,或许,人为都达不到那些效果。是的,达不到。我时常还希望有的事、有的问题“如风般一吹而过”,是善良的愿望,还是庸人之举?库布齐沙漠、响沙湾的风、沙子在告许我们:风过有痕!“库布齐”为蒙古语,意思是弓上的弦,“银肯”亦为蒙古语“永久”的意思,如此,当目标确定时,想必我应该和着那沙子的响声,如弦上的箭,永久、永久……

相关文章关键词

《风过有痕响沙湾》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