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四年,又四年
呵呵,原来这就叫缘分,来到北京十二年了,每四年好像一个轮回,我反复来到、离开、回到、再离开、再回到昌平这个京郊小城,在第三次回到昌平的这四年,完完全全扎在了这里……四年一个轮回,就像小树成长过程中因为经历炎夏酷冬而形成了明显的年轮一样,过去的每个四年,就像我生命的年轮,有些点滴,微小却是种陪伴。。。
那年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沙尘暴,那年雪很大,最最喜欢雪后全宿舍一起去买凉皮和山东炝面馒头,从此学会了吃辣……喜欢西街的金丝小饼,爱上了街头兜售的手工制作的驴打滚……当年的亢山广场,曾经是我们最喜欢的小吃集聚地,热热的砂锅,实惠的蛋炒饭,大的吓人的整个的烤鸡翅……
昌平的山
初识昌平,因为海子,诗人心中,昌平是一条孤独的鱼,“孤独是一只鱼筐/是鱼筐中的泉水/放在泉水中……沉到水底/拉到岸上还是一只鱼筐……”这偌大北京城北的一个小城是我踏上北京土地的第一个驻扎地,那是十二年前。。。
《昌平志》说这就是共和国首都的后花园,“天时地利人和,京华宝地属昌平”。我最喜欢的是这花园里的山。很喜欢昌平的山,但不是喜欢爬,喜欢远远的望着他们,朝着他们走去,看似很近,却久久也不能走到他们身边,因为有了大山这个参照物,旅途似乎变得有意义,脚下也变轻松了许多。。。喜欢山,却不喜欢爬山,不是所有高度都可以超越,不是所有愿望都能够实现,但是,我们依然需要这样一座山,一个目标,一个憧憬,那是人生的坐标,不至于迷失方向。。。
得知要在昌平那尚未开发好的孤僻校区里度过开学的第一年,与满是失望的同学相比,我有点小小窃喜,因为或许可以从哪一条不知名的街道出发,找寻海子在昌平留下的孤独,那时我是一个喜欢诗,喜欢幻想的女孩,简单而快乐。。。很喜欢昌平的山,但不是喜欢爬,只喜欢远远的望着他们,朝着他们走去。。。
拉萨的冬天
再简单平淡的生活也会有烦恼,渐渐的不再喜欢那些诗,不再满足寻找诗人留下的孤独,我选择走出去,昌平之外,天大的很,山多得是。。。
冬天的拉萨因为少了很多游人而更加像拉萨,原以为拉萨的冬天很单调,光秃秃的树枝,灰褐色的山坡,没有宣传片里那种春夏的绿意和秋天的金黄,一切的一切,犹如那一刻我彻底灰暗的心境。街道两旁外地人开的店铺都关门了,走在冷清的冬天的拉萨街头,天也变高了,街边的烤土豆,染色过度的节日糖果,与盘坐在他们身边的藏族老阿妈那饱经沧桑的脸构成了另一个不被人向往的“拉萨的冬天”,而我喜欢。
站在拉萨的广场上,身边时不时出现虔诚的朝拜者,赤脚拜服在布达拉宫脚下,那是他们的天,天有多高,天有多大,我竟潸然泪下,感动于他们的虔诚,也为自己的幡然醒悟而欣慰: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是暂时的,多么任性和卑微的想法,学会放下、学会宽恕,放下痛苦,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只是喝喝茶,晒晒太阳,晚上临睡前头疼到不得不抱着氧气罐睡觉,时间就这样打发了,房东家的藏獒要生产了,女主人心疼的把它领进屋里养着,我是最怕狗的,面对凶猛的他,我却毫无恐惧,心空了,彻底放下了,原来有希望就没什么好恐惧的……
正如再次回到昌平,正是北京经历那场灾难的时候,学校封闭了,我不再是被封闭在里面的学生,而是成为要跟他们一起生活四年的辅导员,前脚跨出,再回到跨入,身上的责任陡然增加了,面对那场灾难,我不曾恐惧过……。
三亚的海
我被三亚的海腐败了……
原以为正如冬天的拉萨那般不入大流的时间和景致才是我的风格,第三次回到昌平,这四年,说不好是成长还是变老,似乎越来越知性,越来越没有追求,我已经很久很久不读诗,习惯了加班和工作狂,也开始向往悠闲舒适的生活……春节旺季的三亚之行,把自己打回了原形,我亦真实地庸俗地不可自控地喜欢上了这片海滩……一群千里迢迢慕名而来的游客,一起面对着大海,面对一群陌生的朋友,没有压力,没有顾虑,没有不爽的心情。只想尽情地吃喝,尽情地嬉笑,尽情地游玩。
在这里似乎那阳光和海水的能量可以抵挡一切生活的琐碎,在这里,我找到最真实的自己,也幻想着变成海底一只最小最小的美丽热带鱼,在绚烂的珊瑚群里尽情的摇曳生姿,你们注意不到我,我却可以自由的寻找属于我最简单的快乐。
再再在昌平
那年流着眼泪离开四年陪伴成长的我的学生,我又回到了昌平,就在这里,这个院子里,我再再在昌平,整整四年已……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昌平傍晚街头的地摊上,多了一位买花的大嫂,一辆农用三轮车,百合花没有任何修饰的躺在车厢里,和旁边的土豆黄瓜一样,没有了花店里的尊贵和娇柔,花香依然吸引了很多卖花的人,拎着蔬菜,抱着百合,买给自己……
意外的发现这个卖花的女人总是在大家挑花是默默的离开车厢,放任挑剔的顾客选来选去,只有当大家选定后,她才凑过来,麻利的用报纸捆扎一下,一边收钱,一边打招呼。“我对花粉过敏,靠近久了就会喘不动气儿”,女人淡淡的说,原来这个被大家羡慕可以天天和百合打交道的女人,对她来说,这花更是一种折磨。
这就是生活,别人喜欢的,大家认可的,不一定适合你,对于她车斗里便宜甩卖的百合花和菜农卖不掉的圆白菜一样,那只是血汗而已……
而我,习惯了每隔一段时间的傍晚,就会去挑选一大束拿甩卖的百合,细心修剪,插满窗台,这就是我所爱的生活……
如今的昌平法院一如全国法院一样雄伟森严,虽然依稀可见孤独的样子,已经远离了诗人的记忆;亢山广场已经成了花园,街边的小吃好像已经失传。。。而我,那个超薄脸皮的、多愁善感的爱哭鬼,俨然像是换了脸皮,百毒不侵,坚强、理性了很多,但是我知道,有些是变不了,那是在我内心的那些小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