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80年代-1
腊月二十六,春节临近,随着一阵阵急促的哭声,一个鲜活的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他对于这个世界的一切一无所知,只知道哭。此时黎明的曙光已经微微照亮,刘家人急切而又兴奋的踮起脚尖看着手术室内,片刻后,医生出来了,他们问医生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医生说:“是个大胖小子,恭喜啊!过会儿你们就可以进去看看了。”刘家人站在门外守候着,此时太阳已经探出整个身子,一道道微弱的光束从窗户照进来,仿佛上帝在给予这个孩子最初的能量,接着哭声越来越响亮了。
这个孩子是刘家的第二胎,第一胎也是个男孩,比他大四岁,对于这个鲜活的生命,他的父亲关于给他起名字不知如何是好,一家人看着孩子议论纷纷,最后按照这个时间的推测,刘家人给他起名叫刘明,因为看到孩子的时候天色正好明亮,故选择“明亮”一词中的“明”字,作为孩子的名——刘明。
那时候正是一九八几年,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没有达到邓小平要求的“小康水平”,农村呈现出一种只能吃饱不算吃好的那么一个状态,政府推出的一个个五年计划顺利有序的完成,生活条件稳中有升,所以刘明这一代人是跨世纪的一代人,他们身上承载着这个民族的太多希望。
五岁这前的记忆刘明一概不知,这也符合常理,不过一些老照片给予了刘明想象的空间,那是刘明七岁前的一些泛黄的照片,一张是他和哥哥的合影,他们坐在马扎上面,刘明穿着哥哥小时候替换下来的旧衣服,带着一个肚兜,肚兜上面写着宝宝俩字,他们身后是一棵槐花树,这种树在北方是很常见的,那时候他的哥哥也不过六七岁,两个小家伙对于相机这个产物是很陌生的,他们眼神里显露出万分的胆怯,刘明的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哥哥的胳膊,在咔嚓一声过后,时间就定格在了这一刻,他们的模样表情就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刻。
另一张照片是刘明的奶奶抱着刘明照的,他的奶奶洋溢着笑容,而刘明在相机咔擦之前却尿了奶奶一身,而这一幕正被相机记录了下来,在刘明长大以后看到这张照片,经常羞得脸色泛红,那时候他的奶奶才六十来岁,身体很好,没有什么疾病困扰,在他的奶奶离去之前,奶奶是他最疼的人。
不知道在那一年,总之是在刘明很小的时候,一位算卦的先生来到刘家,经先生参量一番过后,算卦的先生算着刘明五行缺什么什么的,需要改名字,在那个年代人们是很相信这些鬼神传说的,所以刘家人给刘明改名为刘刚,刘刚这个名只是出现在学校里,在村里几乎没人知道他叫刘刚,都亲切的称呼他刘明。
在六七岁的时候刘明已经开始给家人烧火做饭,当然他还不会做菜,只是煮点米饭,腾些馒头,那时候他的家里已经有了电视机,是黑白的电视机,每天在六点一刻准时播放《六神合体》《聪明的一休》之类的日产动画片,这些日产动画片让他着实的着迷,每次都是看到精彩的地方以至于忘记灶头上的饭锅,馒头被大米粥沸的一拿就掉皮,紧接着就是被他的母亲一阵数落,刘明只能露出一脸的无辜相。
在刘明七岁的时候他上了小学一年级,那是在一个傍晚,他的父母下田回来,他正在烧火做饭,一边烧火一边拿着两根小木棍打来打去,在他眼里一根木棍是正义的,一根是邪恶的,开始正义的打不过邪恶的,但邪恶的最终被他塞进灶里,伴随着轰轰烈火被烧得粉身碎骨,这符合动画片里的故事情节。他的母亲走了过来问他:“明明,你愿意去上学吗?”当时,刘明很好奇,他对于上学没有任何概念,只是觉得好奇,而处于好奇刘明回答道:“愿意。”于是他的母亲连夜给他做了一个新书包,那时候的书包都是两片布一缝,上面再缝个长长地背带,这就是刘明的新书包,母亲为他买了铅笔、橡皮、笔记本,还有一个月饼,晚上刘明兴奋的一宿未眠,直到早上母亲把他送进了村里的小学,那时候中国的生活水平不好,教育硬件更不完善,他们的课桌是水泥制的预制板,座位是小马扎,一块水泥预制板可以坐四到五个小学生,他们用粉笔在预制板上画上线,以表明“汉界楚河”,谁也不许谁擅自侵犯“国界”,这就是刘明的小学。
在一声当当的钟声过后,小学生都纷纷跑出教室,在院子里追逐打闹。其实刘明的小学在很久以前是一座寺庙,老师办公室门口的两侧依然矗立着两块硕大的碑文,这两块碑文不知经历了多少个春秋,但碑文上面的字依然清晰可见,这些文字刻录着很多年前的辉煌腾达,只是在那个时候刘明不认识上面的文字,当他认识字的时候,碑文早就不知去向了。
学校的院子里有两棵高大的梧桐树,这两棵梧桐树也是很久以前的僧人种植于此的,经历这么多年的雨雪洗礼,长成了参天的大树。当时刘明他们八九个小伙伴手牵手才能将其圈起来,刘明他们经常拿着小瓶子接取梧桐树的汁,取汁的过程很简单,只需拿着小刀在梧桐树上划一个小口,汁便从小口处滴落到小瓶里,这些汁是有粘性的,可以用来粘好多东西,但梧桐树却被这帮小家伙刻得遍体鳞伤。
那时候几乎没有什么玩具,周末刘明不用去上学,他的父母便把他一起带到田地里,他坐在树下的阴凉地吃着苹果,看着父母在灼热的烈日下辛勤的耕作,从那时候开始刘明心里便懂得了感恩,这是城里孩子体会不到的,能够陪他的只有地上来来回回的蚂蚁,刘明把一小口苹果放在地上,蚂蚁便排着队来吸取苹果里的糖分,偶尔有几只硕大的臭虫也来凑热闹,但是刘明看不惯这种欺强凌弱,便用树枝把臭虫赶走,看着那些络绎不绝的蚂蚁倒换着来来回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