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黄的80年代-2
刘明的父母在田间耕作完之后,很渴很累,但是刘明的父亲还是会让刘明骑在他的脖子上,刘明的母亲跟在身后,他们一起幸福着回家,骑在父亲的脖子上刘明可以伸手采到树叶之类的东西,有时候他的父亲会忘却耕作一天带来的劳累,带着刘明跑几步,刘明便咯咯的笑着,他感觉自己像是在飞,仿佛动画片里面的阿童木一样,那时候刘明觉得父亲那么高大威武,甚至可以让他飞起来。
那会儿刘明的家里并不富裕,日日月月都是吃那几样菜,除了过年过节几乎见不到肉片,但是刘明的母亲总会调配的很可口,让他和哥哥吃的很香很香,父亲也会说着一些他们不懂的话:“多吃这个有营养,有丰富的维生素abc什么的”。这就是中国当时农民的一个生活状态,家家户户如此。
吃完晚饭,刘明会和哥哥睡在一张床上,睡前刘明的父亲都会笑着亲亲刘明稚嫩的脸蛋,刘明总是吓得钻进被窝里,缩到被子的最下面,因为他父亲的胡子会扎的刘明的脸很痛,这让刘明深深的记住了父亲的爱,刘明长大以后虽然很少和父亲沟通,但是他心里清楚的知道父亲最疼爱的就是他。
他的家乡镇上有集市,按天算,五天一个集,如果正赶上周末,他的母亲会带着他上集,集市很热闹,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有卖各种零食的小摊贩,那会儿工商几乎不管这些,根本看不到现在所谓的“傻笔工商巡逻队”,更看不到把那些摊贩的小摊被掀翻砸乱的场景,很和谐。刘明的母亲牵着他的手在菜市场各种砍价,哪怕是为了一毛钱,她的母亲也会和买菜的争执半天,因为他的母亲要从算好的菜钱里节省下一小部分给刘明和他的哥哥买好吃的,那时候刘明最爱吃甘蔗和玉米糖粘,直到现在他依然深爱这两样,她的母亲会把零食分成两份,一份是刘明的一份是刘明的哥哥的,刘明也会从自己的那一份里掰下一小块糖粘塞进他母亲的嘴里,他的母亲笑着说:“我不爱吃,你吃吧!”。刘明便咯吱咯吱的咀嚼起来。每次到家他的那份吃完了,他还要哥哥的那份的一半,他的哥哥从来没有计较过,每次都会很慷慨的分给他一半。
在80年代初,政府归还给“资本家”们财产,使他们有了一定量的资本,政策的天平也开始向民营经济倾斜,并且当时政府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余热,重新做买卖,于是每个村里兴起了合资设,相当于现在的小卖部,只是时代不同叫法不同而已,合资设里面生活日常用品齐全,当然也有很多新款的玩具和零食之类。
那是在刘明上小学的时候,他犯了平生的第一个错误。那天他的父母都下田了,只有他和哥哥在家,他为了买一张圣斗士的粘贴画偷了抽屉里的一块钱,独自去合资设买了粘贴画和好多零食(唐僧肉、冰袋、无花果等等……),一块钱在张口伸手之间就挥霍没了,直到吃晚饭他还飘在外面不敢回家,因为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大错,在那会儿一块钱是很值钱的,他的母亲找到他,把他带回家,回到家他的父亲气愤的问他:“你是不是偷钱了。”刘明低着头害怕的回答道:“从抽屉拿了一块钱。”他的父亲二话没说直接给了他狠狠一记耳光,他父亲的巴掌几乎可以盖住刘明的半张脸蛋儿,这样一只粗糙的手打在了他稚嫩的脸上,刘明瞬间嚎啕大哭,眼冒金星,脸火辣火辣的烫,他的母亲赶紧把他搂进怀里,心疼的责骂他的父亲:“你打他干啥,他还这么小,真是的”。他的父亲大声的指着他说道:“你这不叫拿,你这叫偷,知道吗,你这么小竟敢偷东西,再偷我把你的腿给打断”,说完又对着刘明的母亲说:“我不打他行吗,从小就这样,你不打他他能记住吗?不打他长大了还不知道是啥样呢”。刘明的母亲知道孩子的父亲说的很对,就不再说什么,刘明躲在母亲的怀里嗷嗷的哭着,他的哥哥站在一旁吓得不敢吭声。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也是很有意思的,几个邻村的小学合在一起,每个村出几个节目,就这样一群小家伙拿着马扎凑在一起,来庆祝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节日。烈日当空,热了就拿着硬纸板做的扇子扇几下,他们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欢笑声此起彼伏的飘荡在院子里,这些声音和微笑都是源自内心的,没有任何杂质,这是在刘明长大以后觉得最动听的声音,最美丽的笑容。让刘明印象最深的还是一首儿歌,名字他已经记不得了,只记得歌词里面这样唱到:“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明天明天这歌声飞遍海角天涯飞遍海角天涯……”这首歌是刘明所在学校的一个小女孩唱的,后来这个小女孩也成了刘明的初恋,直到现在刘明都不清楚是这首歌好听,还是当时唱歌的小女孩声音好听,以至于这首歌让刘明在经历二十几年的是非之后还依然清楚的记得这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