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碧波荡漾无锡游 (一)

碧波荡漾无锡游 (一)

2013-10-23 20:07 作者:好相处 阅读量:1261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编者按:无锡的美在于太湖的婉幽。文章的美在于引典叙理。文章从无锡的起源写道太湖的幽雅,又到“牌坊”等,在清丽的文字中感悟无锡的俊美。给读者心灵畅游。问好作者。

“无锡锡山山无锡”:提起“无锡”这个令人向往居住的城市,为什么又偏偏叫做“无锡”呢?

历史上的无锡曾经有过梅里、吴墟、梁溪、金匮等等的称呼。“无锡”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汉书•地理志》。据一些古籍的记载:说是在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的年代,惠山的东峰发现了锡矿,故名之锡山。当时是“青铜时代”;人们为争夺采矿,发生了不少流血殴斗,到战国末年,锡矿采尽,秦始皇大将王翦率军攻克兰陵[常州]后,在锡山驻扎,埋锅造饭之时,发现一块石碑上刻有:锡兵,天下争;无锡宁,天下清;有锡诊,天下弊;无锡父,天下济。

王翦自认此碑标志着天下从此太平,故以“无锡”此地名;而到了王莽“新朝”时,推行“新政”,欢喜把—切既成概念“颠倒”过来。以示其“革命”,无锡遂变“有锡”。但“有锡”没几年,东汉时又恢复了“无锡”,一直沿用至今。这一美好的传说,在战乱频仍,渴望太平的年代,肯定是深得人心的。但矿物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根据地质结构分析,无锡地区不存在生成锡矿的可能。也有专家表示,根据阳山是座火山,以及马山有锡矿矿化现象的情况分析。历史上曾经有锡,后被采尽,故名“无锡”。

无锡游,太湖是不可不去的,城市有了水才有灵气。“太湖美,太湖美……”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美歌曲,使无锡太湖的美家喻户晓,也使太湖更加名扬海内外。鼋头渚是横卧太湖西北岸的一个半岛,因巨石突入湖中形状酷似神龟昂首而得名。鼋头渚风景区始建于1916年,现面积达539公顷。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广福寺、太湖仙岛、江南兰苑,中日樱花友谊林等众多景观,各具风貌。风景区已成为中外驰名的旅游度假休养胜地。鼋头风光,山清水秀,天然浑成,为太湖风景的精华所在,故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当代大诗人郭沫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赞誉,更使鼋头渚风韵流扬境内海外

太湖之美我们耳熟能详在民歌里,绵软吴语,甜糯唇齿间。传说太湖是天上宝盒跌落人间,宝盒上镶嵌的七十二颗宝石化作湖中七十二个岛屿。舟行湖上,湖水不是惯见的澄澈,而是略带黄浊。湖上有风,吹花拂柳,风吹湖面浪头翻滚,卷出涡涡浪花,聚拢来,又飞溅碎去。极目远望,水域宽阔,间有绿色岛屿点缀,庙宇亭台的尖顶飞檐闪耀阳光下,白色水鸟浅翔水面,寻觅食物,让人相信浊黄水波下是鱼虾的宝库。

行湖春波吻石、碧水和天一色:凌山巅高阁振翼,孤鹜落霞齐飞。远眺湖光朦胧,鸟屿沉浮;近览山峦迭翠,亭台隐约。月晨日夕,景色幻变,阴睛雨雪,情趣迥异。仲春四月,樱妍春桥,天高秋日,兰香小兰亭,各具风采。鼋头渚水面波光粼粼,百花盛开,嫩绿的垂柳,我觉得我自己陶醉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了。有那么多的鲜花,有白色的樱花、红白相间的郁金香、黄色的洋水仙、紫色的紫草花、金黄色的迎春花、粉色的木笔花、雪白的牡丹花、粉紫色的紫荆花。迎春花和紫草花象铃铛一样垂下来,洋水仙的花芯象一个小嗽叭。木笔花就象一只只毛笔的笔尖。

“谁解乘舟寻范蠡,五湖烟水独忘机。”二千年前那场吴越相争,使得太湖这块浩淼水域平添了人文色彩。一方太湖,古称五湖,包孕吴越两国,虽处杏花春雨的柔媚江南,但两国刀兵不断,胜败变幻莫测。先吴王阖闾身死越人,其子夫差复仇,生擒越王勾践,勾践巧言令色,藏匿真心,终日以宫廷小丑面目示于夫差,竟获归国。他十年生聚,卧薪尝胆,听从大夫范蠡计谋,将人间绝佳美女西施献于夫差,吴王沉迷酒色,江山社稷在歌舞升平里逐渐失色,最终夫差兵败自杀。这出戏的结局,一说范蠡看穿勾践的小人之心,留下“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箴言,携西施隐居太湖,“小舟从此逝,江湖寄余生。”另一说勾践以君主之心反观范蠡,心存卧榻之忧,奈何不了范蠡,却将西施装入皮袋沉江,杀了他最心爱的人。范蠡悲愤不已,甚至自名“鸱夷子皮”(牛马皮做的袋子),可见他怀着怎样的刻骨铭心的爱恋和仇恨。这段历史我小时很喜欢,看重的是勾践卧薪尝胆的坚忍,大丈夫能屈能伸的韬略。但现在透过诡谲的历史烟尘,却读懂从古至今君臣间的潜规则:依靠与猜忌。君主需要臣子,但臣子不能离君主太近。“杯酒释兵权”、“火烧八角楼”等等,无不血淋淋地展示,君主一旦成了霸业,功臣却成了君主心头难消的块垒,如刺梗喉头,必除之而后快。

太湖佳绝处“牌坊”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1934年,园主得之于北京地安门外烟袋斜街,据说还是圆明园中故物。

太湖仙岛,展示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话色彩,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区,中有古朴凝重、亭廊连结的会仙桥,会仙桥北的西鸭山,为洞天福地游览区,耸立着精雕细缕的“太湖仙岛”大牌坊,汉白玉浮雕影壁“玉帝巡天回銮图”。有专供猴子栖息和表演猴艺的花果山、水帘洞、演艺场,还装点着“神猴出世”、“齐天大圣牙旗”、“花果山石碣”,重现著名的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情景。主峰为天都仙府,内设天门天街、天都仙府、药王、文王、财神殿、灵霄宝阁、蟠桃瑶池、月老祠、太乙天坛等。天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古色古香。仙桃形、石榴形、葫芦形等雕花门窗,玲珑多姿,恍若仙景。天都仙府的主体建筑占地1320平方米,主楼三层五重檐,歇山顶,高22米,内设文昌、关帝、妈祖殿宇,两侧有六十花甲元辰廊。灵霄宫,七层四角,高38米,塑有玉帝神像。大觉湾,仙人洞,汇集着中国佛教、道教石窟艺术。其它还有祭天台、月老祠、鸳鸯亭等不少景点。

无锡在太湖的景点是鼋头渚,它依托太湖,三面环水,在延伸入湖的半岛上,山渚突出在湖口处,从远望去确像鼋头(即鳖),因此得名。镌刻在岩壁上的四个珠红大字—“润浮吴越”,成为游人争先恐后捕捉的焦点。还有郭沫若“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的诗句更叫鼋头渚风韵名扬。

蠡园是古代名将范蠡大将军为夫人西施所修建。范大将军以社稷之利益为最高利益,奉献自己美丽绝伦的爱妻西施去勾引好色的吴王夫差,终于雪了国耻。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妻子回来时他没有厌弃她,而是更加宠爱她。据说,这个园子就是范将军为了感谢爱妻而建。我很佩服范的心胸更佩服西施的勇气。

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向往。萧梁时,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一处。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哦,留有“鼋头渚边濯足”遗迹。文人雅士咏唱之作颇多。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吴越两地(现为江苏、浙江两省)的宽阔胸怀,也蕴涵了对此地风光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中肯评价。

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铸造了这碧瓦飞甍、钟灵毓秀的江南水乡,却也在眉宇之间注入了无限游子千百年来沉挚的乡思与乡愁,让人难解其中味。旭日东升,云霭如惊鸿般散去。徜徉历史的长河,在万人接踵登临的青石板上,我留下了我虚缈却又不可抹灭的足迹。

而在你的音容笑貌里,我又无尽地沉湎着、恋栈着,忘怀了世俗的尘嚣,只珍藏着你贻赠予我的恬静、柔和,那是心灵的洗濯,让我如琉璃般澄明、洞彻。

天穹洒下了泪滴,江南的霏霏细雨渥湿了青衫素裳,几点淡淡的茉莉花香味儿,在欢娱的时光里捎走了我初萌的情思……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碧波荡漾无锡游 (一)》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