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记忆 刘翔退赛后的冷思考(十八)
北京奥运会虽已过去4年,时至今日,那激动人心的场面仍历历在目。伦敦奥运在即,北京奥运前后的点点滴滴又浮现脑海,激动不已,信笔写来,以存历史记忆。
——题记
北京2008奥运会是一次最圆满、最成功的体育盛会,共打破了38项世界纪录,85项奥运会纪录。菲尔普斯一人荣获8枚游泳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的神话,博尔特连破3项世界短跑纪录,创造了世界奇迹。中国体育健儿不畏强手,奋力拼搏,获得金牌51枚、奖牌总数100枚,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是对中国人来说有喜悦也有遗憾,而刘翔的临场退赛是最大的遗憾。北京奥运会前,人们对刘翔无限期望,希望他在北京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10米栏冠军,再次为国争光,万万没有想到刘翔会因伤临场退场。事情来得实在太突然,鸟巢里几万名观众顿时目瞪口呆,接着是失望、遗憾和悲伤。
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刘翔退赛已成事实,现在冷静下来思考这个问题,或许能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
刘翔的临场退赛,事出偶然,实属必然,有着深刻地令人深省的根源。
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夺取男子110米栏冠军且平了世界纪录,这是亚洲人在田径史上的重大突破,世界震惊,国人骄傲,因此刘翔获得亚洲飞人的称号。
刘翔跑的110米栏,速度快、动作矫健、姿态优美,加上他的形象阳光灿烂,言谈举止得体,立即引起一阵阵喝彩声。刘翔夺冠后,身披国旗绕场一周,一跃登上领奖台,伴随着雄壮的中国国歌和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刘翔的雄姿永远铭记在中国人的心中。
刘翔为国争得荣誉,他的这个冠军不同寻常,刘翔这个名字也超越了体育,他成了国人的偶像,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
刘翔成了英雄,各种媒体轮番报导,过去一些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也被抖擞出来,原来刘翔从小就不是凡人,刘翔头上的光环大放异彩。
刘翔成了体坛上一颗耀眼的新星,追星族蜂拥而至,刘翔出现在那里,那里一片欢呼声。刘翔的一举一动都成为追星族们注视的目标,就连刘翔系鞋带、换衣服也引人注目。刘翔不管参加什么赛事,都牵动着国人的心,刘翔在国内参加比赛,场场爆满,人们以目睹刘翔的风采为最大的快乐。
刘翔成了摇钱树,他成了商家追逐的目标,刘翔的广告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荧屏上出现。
刘翔成了明星,鲜花、荣誉、金钱滚滚而来,他似乎也有些飘飘然,一出场不是扮鬼脸逗人发笑,就是一脸霸气“我能”!我不仅能跑得快,而且还能做广告。
北京2008奥运会在即,国人对刘翔的期望值很高,希望他夺取冠军为国争光。刘翔也满怀豪情以金牌在握的姿态备战北京奥运会。
刘翔成了体育明星应该得到赞赏,但不要过分。刘翔是人不是神,过多的关注给他带来的不是动力而是压力,是他前进的羁绊。赛前的北京街头,到处能看到刘翔的招贴画,就连刘翔的运动员号码也选得特别:“1356”,13亿人口,56个民族。刘翔承担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希望参加北京奥运会,这种压力太大了,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怎能承受得起?刘翔跑得快,但他的竞争对手决非一个人,新近出现的古巴小将罗伯斯更是打破了他的纪录,是他的劲敌。刘翔身上扛着这么多大大小小的包袱上阵,失败的阴影早就笼罩在他的头上。刘翔的脚伤不是一朝一夕,终因对金牌的过分渴望而被忽视,所以说刘翔的临场退赛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田径金牌重要,但也不能像某电视节目主持人所说“刘翔的一块金牌胜过已获得的35枚金牌”,这种说法显然对其他奥运金牌得主不公道了。老实说中国的每一块金牌都浸透着运动员、教练员的汗水和心血,每块金牌都来之不易。
我敢说,刘翔即使不受伤,也很难取胜。对于刘翔因伤临场退赛,有位外国网友说:“一个人承受着13亿人的希望,这种压力太大了!仅仅因为一个运动员的意外出局或失败,整个国家都弥漫着眼泪或抱怨,只能说是一个国家还不成熟的信号。”
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从来没有事实上的常胜将军。刘翔的退赛,我们要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我们要用平常的心态看待体育比赛,正确对待金牌,对待奥运冠军。要大力发扬“重在参与”的奥林匹克精神,让竞技体育沿着健康的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