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重拾被遗忘的“六福客栈” ―“寻找六福客栈”征文

重拾被遗忘的“六福客栈” ―“寻找六福客栈”征文

2013-10-13 08:20 作者:悠悠散人 阅读量:350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阳城东关村六福客栈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来自英国的宣教士格拉蒂丝·艾伟德女士在阳城传教期间创建的一间“车马店”。1931年,20多岁的艾伟德宣教士只身来到中国阳城,几一番努力之后,她不仅学会阳城方言,而且被当时的政府委以“禁缠足督导专员”,监督当地妇女,禁止她们缠足。艾伟德宣教士在传教期间便开始收养救助中国孤儿达一百多名,六福客栈为这些孩子解决了很大的日常生活所需。

1938年,日本侵华者攻陷阳城,为保所收养孤儿之生命周全,艾伟德宣教士毅然决定带上这百多名无家可归的孩子前往当时比较安定的西安城。一路爬山涉水,历尽千难万险之后的艾伟德宣教士顺利把这群孤儿带到了西安城,完成了世人看来不可能的创举。

1941年,艾伟德宣教士返回英国后写了一本自传《我的心在中国》,记录她在中国所做的事工。之后艾伟德宣教士的故事在英国逐渐传开,著名作家艾伦·伯斯奇根据艾伟德宣教士的一生故事写了一部传记体小说《小妇人》,至此,格拉蒂丝·艾伟德宣教士的事迹逐成为当时欧美基督教届最为震撼人心的故事之一,并且感召了欧美无数青年人自愿前来中国参加抗日战争,其中就包括当时美国著名的飞虎队许多飞行员义无反顾的飞赴中国战区。

1958年,美国一位作家将《小妇人》改编成剧本后,由当时好莱坞名导马克·罗布森携手“好莱坞第一夫人”英格丽·褒曼拍摄成了电影《六福客栈》。据传,当《六福客栈》上映后整个欧美世界为格拉蒂丝·艾伟德的真实故事所折服。有位美国朋友如此说,《六福客栈》这部影片感动了几代美国人,并且现在还在感动着当代的美国人。在欧美,中国阳城,以及阳城东关村的这所六福客栈于老一辈人中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中国国内几乎无人知晓这一历史,六福客栈也造就荡然无存。曾经有记者专程到东关村其查看,如今只余下六福客栈西边一栋保存完好的四合院,门上写着“耶稣堂院”四字,此即为艾伟德和罗森夫人当年之居所。

1970年,格拉蒂丝·艾伟德结束她在世传奇而伟大的光景,安息在主怀里,安葬于中国台湾某地。这是因为艾伟德宣教士死时请求将自己埋葬在中国,以示她永远怀念着中国。

一位成长在阳城的网友感概说,我们应该记住格拉蒂丝·艾伟德,因为是她使西方人知道了我们的阳城,还有那“六福客栈”……记住她,以及她在中国发生的故事,是身为阳城人的自觉。

投稿人:黄磊

地址:江西九江市

联系方式:18607928110

相关文章关键词

《重拾被遗忘的“六福客栈” ―“寻找六福客栈”征文》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