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缩影
⑴
按下回忆键,过滤昨日参会情形。火速飞奔某区五中,寻找会议的窝点,三条显目标语,点明了寻找的方向。
校园里,繁花一片。我,却只不过是过路人。
趁参会时间未到,与其他两位同事在某区五中校园溜达小会儿,走马观花。毕竟那青春时光不再属于自己。
忆起会场,想起曾经观看电影情形。拉开序幕,一声洪钟敲响四步会议议程---解说中考情形、交谈复习策略、略谈写作指导和总结会议发言。
四个男人,搭就一台中考出题方向研讨戏。
掠过所有情形,翻遍所有回忆。
首位主讲人的语速快得惊人,也许他更适合说相声或绕口令,除了语速快速似乎没有留下深刻记忆或印象。
关于第二位是某区二中的语文老师,年纪不大(约三十八九岁),姿态不高、口气不大,却格外惹人关注和喜爱---声音柔美、礼仪尽佳。教学经验较丰富,举止行为端庄得体。不是名师名教,可他的研讨方案一样深得其他各位老师喜爱。
最后那位老师,有过之处而亦有过之不足。事先听他讲三分钟出门上两分钟厕所,回到座位屁股还没有坐热,他的讲课写作指导内容就已结束。这印象似乎有些深刻。
洪钟再次响起,意味研讨会议即将结束。
我,走在回忆的路上:正思索会议的意义和寻找为学生中考复习的有效途径以及方向。
⑵
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一次催促接一次催促。时间不确定,地点还有待于商榷。
我不是去约会,但一样得去赴约。
时隔不久,我与另一位同事搭的士车去了某个照相馆门口。我们没有急着进门照相,只是观看馆内正在穿梭的人群和老板的忙碌。
我获得了一个惊人秘密,有人透露---照相也需要有关系。只有老板与一些政府部门有关系,那些相关部门所制定的各色牌子才会在此制作。老板,利润不高---只是收取微利。
我们大家照相过后,我却对自己的模糊相片不太满意。心想:你把我们照得越模糊,那有的工作人员的嘴脸就会显得明显和清晰。
⑶
车检,是所有车辆出行必经的关卡。
司机常常大声对客人说不许超载,内心却又恨不得来更多的客人乘坐;例行检查的同志也佯装上车进行检查,却似乎在告诉司机:只要你出门装载,超多超少出不出事,一律关我屁事。
行车状态:出门正常,路途超常。
司机那内心的窃喜,时常露出外面。像鱼,一旦遇到河水浑浊就立即浮出水面。
乘车的客人,原本嫌车内乘客太多没有座位,可一想到司机站外开恩,能当天乘坐回家备感庆幸。那心中的怨声怒火也就会随风一扫而光?
⑷
夜沉寂,孤灯盼。
一间低矮草堂屋,一群毕业班的孩子,约莫二十来只眼睛正齐刷刷地盯着自己。感觉,他们看我正如看外星人。我知道,他们不是真的看我只不过是想从我身上打探一点中考消息?!
探询,好像余秋雨笔下的乡人向信客打探外乡的消息和城市的泥土气息。我,似乎成了他们即将参加中考的信息神经中枢系统。
汇报会议情况,引导考前复习,争取帮助他们中考成功,这是我应尽的责任。所以:
我不得不按下回忆键,重播会议情形,边播放边解释,为他们指点迷津,一起追寻中考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