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少年不知愁滋味

少年不知愁滋味

2013-10-13 09:38 作者:心如止水 阅读量:23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少年的时候,正逢二十世纪七十年度初期。家里八口人生活生活在江南一个贫困小村,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苦难的日子,对天真的少年来说,总是容易被疏忽。孩子的生活很简单,冷了要穿衣,热了要乘凉,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没有事的时候就跟一班朋友不分白天黑夜的玩。

春天的晚上,绿油油的秧田里到处青蛙声声,捉青蛙就是我们的快乐的主题。天黑了,找上一帮要好得朋友,拿着手电和蛇皮袋自就出发了。我们卷起裤腿,光着脚丫子在稻田埂上行走,循着蛙声,我们把手电一起聚焦过去,青蛙在强光的照射之下,不知所措,傻乎乎的在哪里一动不动,我们立即下手,轻松的把青蛙抓起放入蛇皮袋中。两三个小时过去,我们走了半个村庄的田野,抓了大半蛇皮袋的的青蛙。抓青蛙时,偶尔会从水田里窜出一两条水蛇,胆小的朋友就拼命尖叫,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大胆的孩子,就拿起手中的棍子,准确地打在水蛇的七寸,几下子就把蛇打死了,然后把死蛇盘好放在村里的大路上,早起的村民不知真相,看到盘整的蛇,个个都是尖声怪叫。抓青蛙归来后,我们几乎总是连夜把青蛙宰杀掉,然后放在大锅了?煮,直煮到青蛙肢体分离,青蛙腿肌肉从骨架上分离出来,象剥好的蒜子,朋友们就开始一哄而上,敞开肚皮大吃一顿。煮青蛙就是放了一点盐,没有其他的配料,朋友们还是吃的很开心,从仲春到初夏,朋友们每天晚上都乐此不疲,在抓青蛙的过程中感受着乐趣的同时,解决了缺粮少食,营养不良的的问题。

夏天来了,河塘简直就是孩子们的天堂。一群小朋友,每天光着身子,在池塘里、大河中游泳,一个晒得黑不溜秋,活像非洲的小难民。象年龄稍大一点的孩子害羞,总是穿者短裤游泳,因为害怕父母骂,游完后不敢穿者湿衣服回家,只好在河边找个隐蔽的土丘,光着身子睡上一觉,把湿衣服晒干,然后穿上装模作样的回了家。嘴馋的时候,朋友们就想办法捕鱼抓虾。经常用两种办法,总是让我们小有收获,获得父母的夸奖。一种是比较笨的办法,找一个不大河叉,一班小朋友一起用石头、泥土筑成一个堤坝,截断水流。然后,大家花上几个小时的时间,用上锅碗瓢盆把河叉里的水舀干,河叉里的小鱼小虾泥鳅小蟹等悉数被抓。另外一种是很土但比较管用的办法“摸索”。因为没有渔网,故乡的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编一条长长的绳子,在绳子的辫子间间隔半尺按照水的深浅插上长短不一的茂密的树枝,捕鱼的人拉住绳子的两端,类似拉网一样,从河面慢慢拉过,另外派一些人手持大大的竹罩笼,跟在移动绳子后面。当绳子上的树枝碰到鱼时,鱼就击起一个混浊的水花,持竹罩笼的人立刻罩住水花,于是鱼儿就被逮住了。家乡人用这种“摸索”的办法捕鱼一般捕到的都是大鱼,而且成功率很高,家乡一句俗语“不怕千道网,就怕一道索”就是对这种捕鱼方法的绝妙写照。当我们“摸索”摸到大鱼时,我们都会高兴把大鱼串在一起,找一个大的树干几个人抬着,在村里面穿来走去,借此炫耀一番,随后,把鱼分掉各自回家,少不了又向父母邀功一番,父母也落得一个顺水人情,再夸我们能干的同时,把鲜活的鱼煮好,把大块的鱼肉夹给我们吃,乐得我们屁颠颠的。

秋天的故乡瓜果飘香,觅食的鸟儿在枝头、在田间飞来飞去。收获的季节,真是孩子们享受的好时光。那时,除了自留地里又一点自种的瓜菜外,几乎所有的瓜果都有由生产队统一种植、统一养护、统一看管、统一采摘。看到队里的梨子园挂满了翠绿透着微红的梨子,一群小朋友心理痒痒的。队里的梨园三面筑起了高高的篱笆,并且一天到晚有人巡逻,根本无法进去。只有一面环水的地方没有人巡逻,如果晚上游过去,躲过看园子的人也许能够摘到可口的梨子。于是,我们挑选了几个水性很好的伙伴,拿着麻袋游过宽宽的河塘,麻着胆子进了园子。侥幸的是,我们的行动没有被看园子的人发现,我们装了一麻袋的梨子到了一个叫柳的伙伴家时,我们都如释重负的又蹦又跳,开怀大笑。正当我们美美的享受着又脆又香的大梨时,忽然想起了急促的敲门时,当我们打开门立即傻了眼,队长手里拿着几个梨和看园子人找到我们,质问我们为什么偷队里的梨子,他们要把这件事告诉我们的父母。我们吓得不敢出声,待这些人走后,大家也不敢回家,就在一起研究破绽到底在哪里?终于我们发现麻袋下方有一个梨子大的洞口,原来队长他们是顺着梨找到了我们并且人赃并获。为了这事,挨了爸妈一顿臭骂,一群孩子爸妈到队里陪了不是后才予以了结。孩提时期,调皮的事情总是接踵而至。深秋的时候,有的孩子攀上树枝,掏鸟窝,有的孩子搭梯上房在屋檐下掏鸟窝,半天下来,每个人都能掏上麻雀等野鸟蛋数十个。那时的人,还不太习惯吃鸟蛋,于是,这些鸟蛋就成了孩子们游戏的工具。孩子们分成两班,分别向对方投蛋,鸟蛋到处蛋壳飞溅蛋清横流,转眼之间,孩子们的身上、脸上到处都是蛋清和蛋黄流淌,不幸还被砸伤眼部和脸部,弄的鼻青脸肿。疯够了,玩累了,浸满了蛋汁的衣服白一块黄一块好像油布一样,满身腥味、满脸蛋花得孩子回到家里,一个个活像落汤鸡,害得爸妈都不敢相认。

冬天故乡出奇冷,一到三九天,不是刮风下雪,就是霜冻结冰。那时,我们除了贴身有一套内衣裤外,就是外面一套棉袄棉裤,一双棉鞋和一个挡风的单帽子,如果不睡在被窝里,时间长了你就会懂得瑟瑟发抖。大人们看着外面茫茫白雪和冻得像镜子一样的池塘,都窝在家里懒得出去。但是,我们还是忍不住冰封雪地诱惑,偷偷溜出去,邀上几个朋友,滚雪滚、堆雪人、滑冰。最好玩的要算滑冰了,池塘被冻得死死的,冰足有三寸厚,刚开始没有经验,冲上去就滑,结果一个个摔得个狗啃冰。于是,我们在棉鞋上和绑上一根粗稻草绳,以增加摩擦力,手中拿着一个粪耙以增加平衡。滑着滑着,慢慢的掌握了要领,撑着粪耙,借势遛着冰,仿佛好像一个个滑冰健将,全然不领会嗖嗖的寒风。

苦难是人生的财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贫穷让少年的我们从小就懂得如何独立生存,如何苦中求乐。以至于走向社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想到少年的生活不禁对眼前境遇付之一笑,一切问题化解而无形。

相关文章关键词

《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