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黄河游记

黄河游记

2013-10-13 22:45 作者:一叶知秋 阅读量:287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黄河,沿高青县的北边蜿蜒而过,是我们高青与惠民县的界河。对于高青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县,这条河也算是令高青在全省略微知名的一块招牌吧!

八月一号,我和儿子瑞祥,好友老蔡及他的孩子默耕相约骑自行车到黄河滩上玩。

七点从县城出发,出城向东约摸走二里左右,转而向北,期间穿过常家镇的几个村庄,大约走了十六、七里路,我们便到了黄河岸边。站在岸上,向北俯视脚下的黄河,她很平静,水黄黄的,没有中游壶口瀑布奔腾汹涌的气势,也没有刚从源头沱沱河刚刚向下奔流的清澈。她蜿蜒东流,一路走来,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到了高青,宛如一位急匆匆昼夜不停赶路的旅人,也许她太累了,她逐渐的把步子放缓了。

沿着岸下来,与对岸相连的是一座浮桥。我们上了浮桥,向北岸走,期间,老蔡给我们几个照了几张相,儿子此时很是兴奋,摆了很多pose,其调皮淘气的样子令人忍俊不禁。当我们走到浮桥中间时,我发现原本平静的河面只是一种假象,浑浊的水流打着旋向东疾走,水流冲到浮桥的桥边上,发出低沉而有力的声音。我问老蔡:‘你能从南岸游到北岸吗?”“我不会游泳,即使会游,也游不到北岸,你看这漩涡,这泥沙,说不定游到半途,泥沙就会把腿缠住,到时候,小命就没了。”老蔡说。“是啊,真是不到黄河面前,感觉不到他的威力呀。”我不禁赞叹道。这时,一辆重卡从北岸路口驶入浮桥,远远望去,浮桥桥面随着车的前进而起伏不定,整辆车就像行驶在波澜起伏的水面,而当卡车行驶到我们站的桥面时,我们又丝毫感受不到桥面的颠簸。望着即将驶上北岸的重卡和我身边三三两两陆续通过的电动车、小汽车和自行车,我仿佛感觉到黄河像一个充满力量的小伙子,用结实的臂膀托举这浮桥,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却又是实实在在存在在那里。

抬头向西看,远处水天相接,雾茫茫一片,真应了古人诗中的一句话了:“黄河远上白云间了。”

离开黄河浮桥,沿着溢洪岸向东走。路两边种了两行松树,那长长地松针和青青的松果以及极具观赏性的或崎岖或蜿蜒或婆娑的外形,令我们感到无比的惬意。可惜他们还太小,大约一米五、六吧,试想再过十几年,那时候再来黄河岸边,那定是绿树成荫,松涛阵阵了。“爸爸,牛!”儿子大声叫起来。我循声望去,只见在绿草如茵坡上,几头黄牛正在悠闲自在的吃草,一头小牛,在几头大牛之间慢慢跑来跑去。小牛见我们几个沿路向东走的人,用纯真的眼睛看看我们,像孩子似的,一下子就逃到了一头母牛的后面,吃气奶来。“哎,小家伙,过来,咱们照个相”,两个孩子来了兴致,停下车子,不停的向小牛大呼小叫。可那头小牛就是不从牛妈妈后面出来,这是老蔡停下车子,拿出相机说:算了,咱们就以它们为背景照个吧。“行。”两个孩子异口同声,接下来,不免又是摆摆pose啦。

大约走了十里左右,我们到了刘春黄河旅游区。这儿的旅游区正在建设当中,一座黄河楼已经开始动工兴建,刘春黄河闸的东边,一头鎏金的水泥黄牛卧在岸边的一块平台上,目光炯炯,目视着西方缓缓而来的黄河。两个孩子很快被这头黄牛吸引,他们小心翼翼的依次爬到牛背上,抓着牛角让老蔡给他们拍照。也许是爬的人太多,牛身上的金色已脱落了不少。爬完了黄牛,两个孩子又到河堤边玩。因为河水到这里冲击后再折返向东,因此这里的南岸是使用石块垒成的石堤。面对凹凸不平的石堤,我有意练练儿子的胆量,边说:“你们谁能爬上来?”“我能,我能,”两个孩子争先恐后,然后就是准备攀爬。我有点不放心,赶紧下到岸底,站在儿子后边。儿子向上爬一步,我便向上爬一步,紧随在儿子后面;当儿子爬到离顶还有一米半左右的地方时,或许是力气用尽的缘故,或许是手脚再也找不到可攀踏的点的缘故,大声叫道:

“爸爸,我不行了,我上不去了。”

“要坚持,快到顶了,不要怕,我在你后面呢。”

“真的不行了,我要溜下去了。”

“要不,你把脚先放在我的手上,歇歇,再爬.”(我担心儿子滚下来)

“不行,你闪开,我会慢慢下去的。”

看看石堤下面净是泥土,离河面还有三、四米远,没有很大危险,况且整个石堤才五米左右,我便闪到一边,让儿子慢慢溜了下来。所幸,儿子没有滚下来,而是溜下来的,膝盖上擦破了一点皮,没有流血。此时老蔡的孩子早已爬了上去,看来瑞祥还是锻炼少啊。

天已经是十点多了,我们在岸上吃了点东西,期间来了两帮驴友,一帮从东营来,一帮从周村来,他们一路风尘仆仆,问从周村来的驴友几点从周村动身,其中一个说是五点。我不禁油然而生敬意。

回来路上,儿子直喊累极了,中间又停了一小会儿,又给儿子拍了几张吃面包的小照,便打道回府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黄河游记》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