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与孩子
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美]泰曼·约翰逊
教育孩子,是父母天经地义的责任,然而,许多家长为了自己的玩乐,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特别是有些家长迷恋于打麻将,把孩子放在一边,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对孩子成长尤其不利。
请看看两个真实的故事吧:
故事一:
一个孩子放学回家了,发现家里冷冷清清,爸爸妈妈都不在。
拨电话给爸爸,没有人接。
拨电话给妈妈,只听见麻将哗啦哗啦的声音。
孩子情绪低落:“妈妈,又打麻将了,饭也不回来做……”,“大人的事情你别管……”接着就是盲音,挂机了。
过了好久,妈妈回家了,满脸春风,看来今天收获不小。而孩子却躲躲闪闪,手里拿着刚发下来的试卷。
“考得如何?,给我看看”,妈妈拿过试卷来一看,比上次又退步了,脸色马上晴转多云,黑下来,声音提高到八十分贝:“你是如何读书的?又退步了?考这点分,在学校就会贪玩,我看你怎么办……”一阵劈头盖脑好训斥,直把孩子骂得摸门槛不着。
孩子呢?浑身瑟瑟着,泪水啪嗒啪嗒往下掉,哽咽着,委屈着,声音像蚊子:“你天天打麻将,从来就不关心我的学习,我回来连饭也赶不上。学习退步了,就怪我……”
妈妈被说得无言以对。
故事二:
一个孩子参加暑假补习班了,书也不拿,笔也不要,上课说着话,很不安分的样子。
老师把他找来交流。
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好不容易把你送来学习,你要珍惜哦。”
孩子:“老师,我是不愿意来的,是他们(爸爸妈妈)逼我来的。”
老师:“爸爸妈妈为何要逼你呀?你不是很愿意学习吗?”
孩子:“才不是呢,他们是为了打麻将。我走开了,他们更加放开来打。老爸在单位打,常常半夜才回家。妈妈呢?你看看对面,就有一家麻将馆,她是常客。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妈妈来那里,她打麻将,我就在那里玩。一直到现在,我读初中了,还是一样。”
老师抬头透过教室窗户望去,果然,那边是人头攒动,麻将声声。
老师:“你在家如何吃饭?”
孩子:“早上吃早点,中午晚上多数在麻将馆吃。”
老师:“爸爸妈妈会检查你的作业吗?他们是如何要求你的?”
孩子:“他们才没有什么要求呢。只要我不对,就拼命打我。也不给钱我,我就自己偷着拿,要多少拿多少。现在他们把钱锁起来,我就赊账。反正我不会亏了自己。”
两个故事,真真实实,毫无虚言。
亲爱的读者,看了这两个故事,有何感想呢?反正我觉得浑身寒气直冒,如鲠在喉。
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时刻影像着孩子。作为父母,这样对待孩子,孩子能学好吗?里根说:“对家庭做一番调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发现,是证实了家庭确实影响到我们的社会问题,那就是一般人的是非观念混淆不清。而建立生活的是非观念最好的办法,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以身作则。因此,作为教育孩子的父母,必须小心检视自己的行为”,孩子的行为习惯,多数是从父母那里学习得来,父母的言传身教,时刻影响着孩子。现在好多父母,只顾自己快乐,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或者只是采取简单粗暴非打即骂的方法,孩子能学好吗?甚至有些父母把不好的习惯带到家里,孩子耳染目睹,长大后,即使要纠正也很难了。
现在社会上有一个误解,以为学校教育是万能的,只要把孩子往学校一放,就万事大吉。世上哪有这么简单的事哦,世上最难做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教育人了,人是活生生的,他有思想,可以学好,也可以学坏。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的配合,是很难成功的。古代尚且有“孟母三迁”“画荻教子”的故事,今人的见识还不如古人,那就是这个世界的悲哀了。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但愿年轻的父母们能够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多给他鼓励,多给他关爱。
让麻将远离孩子的视野吧,还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多给孩子一缕温暖的阳光……
201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