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领导的司机,神秘的角色

领导的司机,神秘的角色

2013-10-14 15:40 作者:药师 阅读量:50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也许是我对领导司机有成见,反正我对一些领导司机的评价不高,当然这并不影响他们照样有滋有味的当着领导司机,毕竟,我只是一个小角色,我的看法,对他们的命运,没有丝毫负作用。

如果我说,有些领导司机,不过是贪官延伸的脏手,二人沆瀣一气,从事着肮脏的交易,估计更会成为众矢之的、引起有关人士的反感和围攻。但是,现今言论自由,不能因为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就噤若寒蝉,再说,这也不是洒家的性格。所以,不管别人反不反感,围不围攻,都要说说。

小的时候,看到县委书记坐着小车到公社视察,直觉得是见着了大人物,而县委书记的司机,也是一个令人仰视的角色。

现在看来,有点好笑。但这的确是一个“贫苦农民子弟”对公权力的原始崇拜。还没有见识!

可现在,仍时不时听到人们谈起某人的职业,若是“给某领导开车的”,必定引起人们的侧目,继而羡慕,诸多事实,已经给人们的头脑植入了这样的理念:哇噻,领导司机,有搞头呃!

领导司机,不过是给领导开车的,按照一些人的说法,在以前,不过就是一个“马夫”或“轿夫”;当然,给人民公仆开车,我认为就不能这样提了,准确地说应该是给领导服务的。而领导是人民的公仆,是为人民服务的;你为领导服务,也就等于也是在为人民服务。给领导配备公车,是为了更好地方便领导为人民服务;给领导配备司机,是为了更好的为领导服务。为领导服好务,就是为人民服好务。这样的理解,不禁让我这个喜欢独自思索的人都羡慕起来:哇噻,这么大的人生舞台,为领导服务,为人民服务,的确有搞头、的确有奔头、的确应该引起侧目!这是多么神圣、多么崇高的角色啊!

然而事实上,我这样想后,根本又是犯了天真、不谙世事的毛病,美好的思绪又被惨重地一击。我的理解和有些同志们的理解好像是两回事。

坊间有言:屁股底下一座楼。这是一些地方百姓对领导“坐骑”的形象比喻。这个屁股,不仅是领导的屁股,也有司机的屁股。不过是把领导载到服务目的地及服务对象跟前的工具,实用就行,用得着支付“一座楼”的价钱?据说有的还不止“一座楼”,我认为,更没有必要。但其却能大行其道,这除了证明我是土老冒之外,确实也抬高了领导和司机的形象,提升了当地党和政府的形象,提高了含金量,对于时下干得热火朝天的招商引资工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商人面前,不能寒酸,否则显不出你的实力,谈都不和你谈,更不要说引他来了。做足派头,也是为了当地的科学发展嘛,也是为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嘛!再说,现在的干部交流频繁,不抓紧时间为老百姓办点实事好事,“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除政绩上不去、上不了更大的为人民服务的舞台外,也会因占着茅坑不拉屎、无所作为而遗憾终身的!

针对时下公务用车的乱象,坊间又有言:领导用三分之一;公务用三分之一;司机用三分之一。本来,照公车的定义,应该是三分之三用于公务。但从这个“三三三”的比例可以看出,这还是公车么?而决定按照这个比例来使用公车的,是领导和司机。谁允许他们这样做的?是谁赋予了他们这个权力?他们这样做能畅通无阻,也难怪大家要羡慕“领导司机”角色了。领导和领导司机,根本就是“吃官饭,屙私屎”的角色,自己也是人民之一嘛,为自己服务,难道不是为人民服务?面对这么美的差事,只有憨包才会无动于衷。但在领导看来,我国是一个讲人情的国家,领导和司机因私用用,也是人情之常,值不得大惊小怪。再说,现在提倡什么“5+2”、“白+黑”的,领导天天24小时都在公干,司机也就一天都不闭眼的在为领导服务,哪里还有公与私的区别,我们这样“废寝忘食”、“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除了人民的利益根本就没有自己的利益,老百姓还在这门那门的,什么素质?当公仆苦啊,谁知公仆心?

也许你要问,我国不是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不是很多年了么?公务用车,年年都在治理,每个单位,都在认真贯彻执行,车辆管理制度,也是天衣无缝,怎么还会这样?

如果你真的这么想,我就敢断言:你和我,同样天真了。

我当“两办”主任时,也“管”过单位的公车多年,在领导的重视和亲自关心下,单位的车辆管理制度不断修改完善,运行机制健全得不得了,每个环节都规定得合情合理合法,大家都能接受。

但是,若是领导和司机扣死了,我这个“两办”主任,就根本只有“不作为”,否则,是坚持制度,还是要你的岗位?你自己考虑。你已经成了领导和领导司机合伙经营“好事”的绊脚石,懂点事吧。

其它单位,我想,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与公车有关的腐败了。

为什么公车消费居高难下,公车腐败阴魂不散,我认为,就因为提出治理公车腐败的是领导,决定管理制度的是领导,但实际上践踏管理制度的也是领导,只要其践踏1次,并且和司机心心相印,达成利益同盟,外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公也是私,私也是公,浑然一体,再完善的制度也如废纸,除了束之高阁、装点门面、应付检查外,我看不出还有什么作用。

公车治理,是革领导自己的命,会真革么?轰轰烈烈的治理,不过是表演给小老百姓看的“障眼法”而已。

领导和领导司机联手,所向披靡!公车乱象难治理,难就难在这里。自己下自己的手,下不了,即使下了,也下不真。

还有,有些领导司机,打着领导的旗号,狐假虎威,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目空一切,和领导走得那么近,好得如一人,不买司机的帐就是不买领导的帐,何人敢?嗦?真是快意人生!

可见,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难怪,一些人要羡慕领导司机角色了。

于是,生活中,常见领导司机神秘的身影:与领导神秘出行,神秘报账;执行神秘的任务……

总之,神秘得让一些人羡慕不已。一些普通司机,也把成为领导司机作为人生奋斗目标。

但是,我认为,再神秘,也没有不透风的墙,见不得人的神秘,终有揭底的一天。

“在给一个‘朋友’出借公款时,李丙春给财政所的会计打了一个电话,开一张2000多万元的支票,这位会计连问也没有问,开出来后由李丙春的司机取走。”这是《党建文汇》“2012.7上”P38页“一块手表牵出[土皇帝]腐败案”一文中的最后一段话。的确够神秘的。

突然又想起《党员文摘》2010.10第22—23页的文章:《一本司机日记掀翻‘恩人局长’》。

记得有三个小标题:幸遇好局长,小司机鞍前马后当心腹;东窗事发,司机日记揭露贪官;挑破“官场潜规则”,小司机路在何方。案中,揭露了领导和领导司机如何从相互搞感情投资,到如何相互利用谋私,最后到相互“咬”。但这个司机高明,每笔赃款都记着,最后为求自保,交给检察院办案人员,立了功,将“恩人”送进了铁窗。这个案例,至少揭开了领导和领导司机平时神神秘秘的面纱,神秘的背后,也不过干的是这般肮脏的勾当。

不过,这个案子还有一个意外的贡献,就是提醒了领导: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分危险,哪怕是自己对他恩重如山的司机!

不愧是领导,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必备的,于是马上就有了对策,又于是,驾校就多了一些具有特殊身份的学员,然后,司机的位置上,经常换成了领导,美其名曰:司机辛苦,让他休息休息。既节约了成本,又关心了司机,体现了领导的人文素质,更确保了安全。现代领导,就得如此。不然就落伍了。

况且,现在有驾照的人遍地都是,随便往街上丢块砖头也能砸到几个,会驾驶技术也不是什么稀缺资源。一些驾驶员已经不具备什么竞争优势。

这样,领导司机的神秘性,就减弱了许多;而领导的神秘性,则又增加了不少。领导独自驾车提取赃款、收受贿赂的事,已经不是什么新闻。

不过,领导司机,还是令人羡慕,因为上级为了保护干部,保护宝贵的“干事创业”骨干资源,也不允许领导兼任司机,况且,领导精力有限,身份特殊,也不可能每件事都亲力亲为,所以,领导司机,还得要,有的事情让他们去处理,方便得多。

所以,领导司机,还得继续存在,还得继续神秘下去,还得继续在一些人的羡慕之下神秘出车。

我又天真的想,若有一天,领导司机角色不再神秘了,不再被人认为有搞头了,不再令人羡慕了,权力寻租的空间大大缩小了,那么,公车畸高难下的费用,就会降下来了,与公车有关的腐败,就治理住了。

但如此,还有人愿意当领导,还有人愿意当领导司机么?若没有人愿意当领导、当领导司机,谁来当公仆呢?若没有人愿意当“公仆”,那么,人民,也即我们国家的主人,又该怎么办?不就又要回到“水深火热”之中去了么?

看来,这真还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恐怕就不是我这种角色能做得到的了。

相关文章关键词

《领导的司机,神秘的角色》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