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记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吴寿青

记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吴寿青

2013-10-14 17:18 作者:翟传海 阅读量:37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记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吴寿青

1932年6月15日,红二十六师遭国民党五十一师一五一旅包围。为掩护红二十六师突围,一位年轻的领导者挺身而出,留下自己吸引敌人。激战中,这位年仅27岁的革命者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他就是时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主席、边区军委主席、红二十六师政委——吴寿青。

吴寿青(1905——1932年)革命烈士。河南省唐河县昝冈乡小吴庄人。1919年考入开封省立第一中学,1922年考进省立师范学校。1925年秋回到家乡,担任城关小学校长。1927年1月,前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后为发动革命活动、发展党团组织,被中共鄂豫边特委派往邓县、南阳,任邓县第一小学训导主任、南阳宛南中学校长。1930年7月,调任中共唐河县委书记。同年11月30日,领导唐河地下党组织配合红九军二十六师一举解放唐河县城。次日,县苏维埃政府成立,被选举为县田纪云政府主席。12月6日,红军返回鄂北根据地,吴寿青因已暴露,上级党组织命吴寿青随军南下,接任红二十六师师长。

1931年春,吴寿青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主席,边区军委主席,红二十六师政委。这一时期,贺龙的红三军游击到湖北的荆门,南漳一带,红二十六师始终在鄂豫边活动。作为边区党政军首脑,吴寿青紧紧抓住机会,大力建设边区政权。设立了土地,经济,文化,军事,肃反,裁判六个委员会,实行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同时,相继建立了枪炮厂,被服厂,红军医院,商业合作社,及其地方干部培训班等。由于吴寿青的不懈努力,边区地域面积发展到2700多平方公里,人口400万,红军游击队发展到5支,500余人,400多条枪。

1932年1月,国民党十多个团围剿鄂北苏区。按当时的条件,红二十六师加5个边区红军游击队,开展游击战是可行的。可中央代表沈宗源不顾吴寿青的劝阻,命令边区所有武装力量离开边区与敌人硬拼,结果伤亡惨重,苏区也失去不少地盘。而沈宗源却携款脱逃,扔下一个残局跑了。

1932年春天,敌人以更强大的兵力对鄂北苏区进行围剿。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吴寿青以他丰富的经验提出红二十六师突出包围,转移外线游击,保存革命力量。可更“左”的中央代表尉士钧一意孤行,做出“红军不准离开苏区游击”的决定。这次“围剿”前后历经50多天,作战30多次。虽有吴寿青及红军将士的浴血奋战,终不能改变失败的结局。到六月下旬,红二十六师只剩下100余人枪。尉士钧私自离队,逃往洪湖。吴寿青们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鄂北苏区,被两个中央代表葬送了。

苏区陷落,吴寿青带红二十六师余部突围,退至唐河马武山一带。行军途中,击溃鄂北吉家河、太平镇团防局,截获国民党三车军用物资,收容了一些掉队战士,部队恢复到300多人。马武山系桐柏山余脉,退可进入深山,进可袭击唐枣平原,是理想的游击区。吴寿青决定部队在此休整,进而开辟桐柏山根据地。

不料,吴寿青刚站稳脚跟,省前敌委员会派人命令部队马上返回鄂北苏区,执行湘鄂西中央局“红军不准离开苏区一步”的决定。为保存红军,他与红二十六师另一位领导张慕骞商定,把红军带到革命形势较好的湖北钟祥北部,以再图鄂北苏区。吴寿青率部南下,行至枣阳南迎水寺,遭国民党第五十一师第一五一旅包围。敌众我寡,为给红二十六师留下一点种子,吴寿青自己留下吸引敌人,掩护红二十六师突围。激战中吴寿青不幸中弹,壮烈牺牲。

这一天是1932年6月15日,吴寿青同志年仅27岁!

相关文章关键词

《记为革命事业献出年轻生命的吴寿青》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