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游
对秦淮风光最初的印象,源于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勾勒出一幅暮霭如烟、酒肆飞歌、灯火摇曳、商女如花的画卷。自此,秦淮便以这浓郁的诗意,深深地留在我的印象当中。人,虽未到秦淮河,心却神往已久。终有一日,得偿所愿,有机会携一阕唐风,踏一抹宋雨,游一游这个风光旖旎的秦淮河。
古香古色的老街陋巷,麻石铺就的小路窄又长,小桥流水的清波碧浪,载着各色各式的游船舟筏游弋在秦淮河上。白鹭洲,青岩溪绕,翠林谷幽,阵阵鸟鸣带来江南水乡的气息;桃叶渡,绿波荡漾,一缕箫音流转着千年的情愫。一时间,仿佛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更仿佛远离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凭栏而望,那一池潋滟的水波,浓得化不开的绿,蜿蜒,旖旎。恍惚间,那明眸善睐的佳人,乘着那油彩的画舫,泛舟而来,写下令人心醉的浪漫与痴缠。
六朝的风月,将秦淮河幻化成一本厚厚的诗册,载着千年的魏晋遗风,吟着曼妙无比的歌赋,融着如血色的胭脂泪。在秦淮河,诗境与环境得到了完美的融合,诗中可以读出秦淮的风姿,秦淮河中可以蕴育诗歌的迤逦。
秦淮河,又仿佛是婀娜多姿的艳冶少妇,眼波流转中也透露着万种的风情;是一壶埋藏千年的佳酿,散发着滴滴欲醉人的醇香。
皎白月光下,串串红灯笼高高挂起,在微风中轻轻晃,两岸的霓虹缓缓向前延伸,勾勒出江南水乡的一片宁静。灯笼里散发着淡淡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明漪。夜色,灯影,桨声,漾漾水波里正在滑行的小舟,船上的游客,情不自禁地置身于秦淮河的美丽夜色中。
泛舟秦淮,聆听丝竹,雕栏玉砌的楼台,沉积着千年的凝重,斑驳的城墙,满是散落的悠悠记忆。
乌衣巷,朱雀桥,不见昔日的刀光剑影,不见名相谢安的运筹帷幄,不见婷婷少女的咏絮之才,只剩下依旧飞来的衔泥燕。
十里秦淮河,如今已不复昔年的华艳与繁荣,柳梢已青,月光皎洁,媚香楼仍在,却不见那个对镜贴花黄的曼妙女子李香君,怎奈一颗芳心,满腔痴情,早已随那桃花扇化作片片纸屑。
秦淮河的皎月,秦淮河的灯影,说不清、道不尽的情韵与繁华,陌生而又熟悉的秦淮河,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早已在心上。秦淮河,仿佛是散落在人间的烟火,古往今来,演绎着一幕幕人间雪与泪的缠绵,轻舟载月,诗文书画,霓裳管弦,无限的风情尽在雅俗之间,令人痴迷,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