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80末,窥探90后
说起80后,那曾是多个令人羡慕的词眼,那几年,60后老了,70后out了,而80后的我们是青春的象征。我们意气风发,肩负祖国未来的希望。可时光还在流逝,当90后登上历史舞台时,也就意味着我们将逐步退出。
我是89年的,再晚一年,就是90后了。在班上,大多是90年的,老师也把我们统称为90后了,每次提到90,我们这一小部分的89总觉得受之有愧。网上说,80后正在偷偷老去,心里难免不是滋味。曾经自豪自己是最年轻的80后,我们紧接着90,也不算很老,但也难敌悠悠众口。
如今,我在这个时代的临界点,体验两种生活,承受两处闲愁。
那一年,冬天。海边城市总是又湿又冷,没有内陆那样渗入骨髓的冷空气,但呼呼的海风也似从阴曹地府吹来,让人不禁寒颤。正值放学时间,家附近的小路上,小学生成群结队回家。我眼前,走来五个大概小学四年级的女学生。她们戴着时尚的毛帽子,穿着长款的压缩型羽绒服和条纹打底裤,脚上一双类似UGG的靴子。我半张着嘴,不知应该羡慕她们打小就有富足的生活,还是为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达到小康而普天同庆。
想起自己小学生时代,89年出生的,生活算是可以了。但每年冬天裹的粽子一样,还冻得一手冻疮,满脸通红干燥,还被风吹的泪流满面。那时候,只要暖和就拿来穿,破了洞的棉毛衫,两件手工毛线衫,外婆穿的夹袄,外面再是一件厚厚的棉衣。裤子也要穿个三四条,走起路来,步子都迈不动,脚上丑不拉几的厚棉鞋,被人踩的变形了都看不出来。
看到眼前的那几个孩子,可谓爱恨交加。她们越走越近了,经过我身边时,听到其中两个小女生大谈特谈最近播出的穿越剧和宫廷剧。另外几个红着脸,既羞涩又招摇的评论着隔壁班的男生给自己写的情书,其中一个还说,那些男生都是闹着玩的,十个有九个花心,隔壁的那个丁一华,倒像个老实人,不过听说他们家很穷。
这才多大啊,情情爱爱的,我现在都不完全看明白,更何况当时呢?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我当时无法彻悟。也不得不说,她们的分析似乎还算到位,十个男人,九个花心,太滥情,跟着要吃醋,太贫穷,跟着要受苦。信息开放的现在,就是小学生也能接触到这些,潜移默化,又怎能不明白呢。但是,这么早,就说大人话了,就让童年失去了童真,大多数人觉得,没了童真的童年就不是童年了。想想,我们当年捉蝴蝶,钓龙虾,笑的多单纯,虽然,没有计算机,是一种可惜。
想起一件事来,听说前年高考吧,有个90后考生,考了全省第一,却拒绝入清华北大等名校,为了他女朋友,甘愿屈尊去二本院校。对于这件事,我不想歌颂也想不讽刺,那是人家的选择。一方面,为其对爱情的忠贞和不畏世俗的眼光表示赞赏。同时也担心呐,若他只是一时头脑发热,那以后会不会后悔呢。也无所谓了,记得老师说过,到了十八周岁,就要自己负责自己的人生,后悔也是活该了。另一方面,我为自己而懊恼,我当时是非常喜欢艺术的,可我却考了高分,完全可以去念实验班,我知道父母一定反对我放弃实验班,也就干脆随命运而去了。现在想想,有点后悔当时没有勇气。
再来看那个电视剧。不得不承认,如今写小说的,拍电视的,想象力越来越丰富。这也让人喜忧参半。想象力是创造力,人类社会要是缺乏想象力,也就停滞不前。培养想象力是好的,但又难免带来了负面影响,《宫》火了,然后大家一起拍穿越拍宫廷。于是,有学生为了去古代,自杀了。或许,对是现实的不满,让其有返古的欲望,大胆的猜想,如果穿越剧宫廷剧不拍那么火,那么深入人心,即使有人对现实不满,也不至于要用穿越来解决,发泄的方法可以很多,砸了玻璃,剪掉书本,都比死了要好吧。
也曾看到有作者批判现在的青少年,说是从他们的文风来看,已经没有了70后小时候的阳光朝气,现在的孩子受网络小说穿越剧的影响,写作时,太多网络语言,太多的大人看法。他们充满的不是对未来的希望,而是对现实的不满。
反过来想想,或许这也没什么不好的。看看不我们80的这一代,一直单纯到走近社会,碰了壁了,才知道现实原来是那么残忍。想想,他们也不过是提前有所防范了而已。虽然没有了童真,童趣,但长远来说,可能要比我们这一代更能适应恶劣的环境。然而,孩子应该童真童趣这似乎是上一代人赋予他们的定义。
每个时代都有其时代特征,有精华也有糟粕。要是60,70,80,90的生活路线都一样,那才叫可怕。还有就是,80后,我们并未老,我们的心和90后一样年轻。在这里,只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活着,以一颗年轻的心态,快乐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