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树老头

树老头

2013-10-14 08:07 作者:沫晨慧. 阅读量:24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树树树老头

跑了媳妇折了儿

傻傻的 呆呆的

东家进 西家出

要了汤水又要饭

人人嫌 人人弃

……

这是一首儿歌。小时候唱它,多半是跳皮筋时顺口溜溜的小曲,哼起它,一蹦两尺高。几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凑在一起,蹦蹦跳跳的逗乐了左门纳凉的婶婶和右门打麦场的嫂嫂。

被贫瘠腐蚀的村庄,个把大的事都是惊奇的,其中当属轰动穷壤县城的“逃兵”轶事。那些年,关于树老头,关于他媳妇,关于他儿子,足足在茶余饭后热议了一年……再一年。

树老头,我对他的印象大部分停留在小时候。曾听奶奶讲起过,树老头其名陈树林,是她三表姑的侄子,多少是有些亲戚关系的,故而,奶奶对这个远亲总是怜爱的。每做晌午饭,奶奶都会有意或无意的多做一份量,久之,形成了改不了的习惯。

树老头他年轻过,也幸福过,只是太匆匆。

年轻总是那么美,但总不免有时让人唏嘘,让人伤心。一如年轻时的树老头。那时候的他正当青年,据说还是个帅气的不伙哩!经村长牵线,年轻的树老头结识了邻村的戏曲花旦,俩人喜结连理育有一子,家庭幸福,生活美满。不知是天妒,还是命里逃不掉的劫数,一切的美好都在他参军的那几年,时值“文化大革命”的正泛滥的时期改写了。

昨天,闪耀的功勋章胸前挂。今天,却被莫名的沦为“反革命军”。

发生了什么?他不清楚。他是冤枉的,能说给谁听?怀着一腔沸腾的热情,他参军了,为国家,也为妻儿。如今,不清不楚的被冠以“反革命”的罪名,并处长期监禁。渴望自由,牵挂妻儿的他不想坐以待毙,于是他开始了逃跑计划,被迫沦为一名“逃兵”。

终于,凭借灵光的脑子,他逃出了监禁区。

一路逃窜、躲藏,徒手攀爬货车,他的体力渐渐透支,手一松整个人被甩出了几米之远。这一摔,他的脑子永远沉沉地睡去了,醒来的,只是一具臭皮囊。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他的媳妇亦如是。带着仅有的千把块钱,狠心丢下半大点的儿子跑了,跑去哪里了,没有人知道。

从此,杳无音信。

从此,毫无瓜葛。

好在,树老头他还有儿子可以相依为命,艰苦却不孤苦。

只是,他怎么会料到,老天爷会再一次跟他较劲,牢牢掐住他的咽喉,令他无力反抗,眼睁睁看着儿子夭折于可怕的天花。守着儿子冰冷的尸体,树老头彻底疯了,全身颤抖地嚎啕大哭,痛彻心扉,蚀心腐骨。

那时候,树老头他不过才四十而已,但却像一个历经沧桑的老头,留着浓密的胡须,头发脏乱打结,衣服缺钮扣破袖口,一双黑条绒的棉布鞋穿了春夏再穿秋冬。

究竟是小孩脾性吧,见着树老头的邋遢样,忍不住去奚落,过分的小孩甚至会拿起手指秃般大的石子丢他,砸他,但他从不生气,只是傻傻地一笑带过。是谁拿树老头编的儿歌,句句直戳他的伤口?是无知的孩子,还是教唆的大人?我不知道!但是,始作俑者一定有。

渐渐长大,对于树老头,越来越多升起的悔疚,在心里打结、凝固。

后来,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吹到了家乡,退耕还林的政策遍布村村户户,村委办的广播一遍又一遍通报着山里湾(山地名)土地的持有户主,要“响应政策,收割农作物,领取树苗和补助金,齐心植树造林,造福子孙后代”。

得失?值否?家家都在计算,户户都在斟酌,只有树老头他不会犹豫,将自家的三亩山地密密麻麻种植了个精光,以至于三餐都不济。饿了,挨家串户去乞讨,一人吃饱,不想其它。人人都说他是个傻子,但他却不以为然,乐此不疲的在栽种,在开拓,干劲十足。

受人滴水恩,自当涌泉报。为了回报奶奶常年施舍他的一饭之恩,树老头在爷爷抱病卧床后包揽了手头的种植活,并在缺水少雨的季节拉水浇灌,悉心呵护。他的三亩林,外加爷爷的一亩,在他的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为此,村主任特地颁了一面锦旗给他,以示鼓励,荣称“最无私劳模”。颁锦旗给他时,他还是一贯的笑,傻傻地,憨憨地。

再后来,我间接的,一两年才回一次家,来去总是很匆匆,来不及,也想不起去关心树老头的轶事。直到前年回家,听姐姐讲起,树老头在两年前为了阻止一伙来势汹汹的砍伐队,临时在山上搭建了茅草屋,住进了幽谷深山。

一个月后,被人发现树老头死了,死在了茅草屋。匆匆地,在村长的主持下,将树老头就地埋在了他坚守照料了数年的林地,长眠于此。没有人问起过他的死因,因为不重要,真的不重要了,谁会去在乎?谁会去为他去名状?

树老头的家,门关紧锁,檐梁上的蜘蛛网结了一张又一张,分外凄凉。

人去,屋空。

人走,茶凉。

放眼望去,今天的山里湾,树木郁郁葱葱,换装了曾经的干秃、萧条、荒凉。

相关文章关键词

《树老头》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