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北京游记之(二) 北京胡同

北京游记之(二) 北京胡同

2013-10-13 21:06 作者:秦雨 阅读量:362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十几年前,国家曾发行过一套关于“故居风情”的邮票,譬如上海故居,江西故居,浙江故居,北京故居等等,是那种黑白的底色,票面不大,周边有细小的锯齿,显得小巧玲珑,诺大的故居被缩在那里,显得模糊委屈,老照片似的。但我对许多地方故居的映象却全然始于那些邮票。对北京的四合院、胡同的相见也是那时,而现在,却已是模糊的、黑白的一片记忆。再后来在电视、报刊上见过,留存的映像是:悠长的巷子,灰砖灰瓦的四合院,过年过节时门口悬着的红灯笼,巷子里带着纯正京味的吆喝声,仅此而已。除此之外,从脑海中闪过的景像只是高楼大厦,宽阔整洁的街道,川流不息的人群,以及拥堵不堪的交通:司空见惯的事物,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一种抹不去的印象——对于现在的城市,也的确如此!

6月份我和几位同事去北京旅游玩,抵达北京后,因为人数较少,属于散客,于是和来自贵州、四川以及我们甘肃其他地区的共二十余人拼成了一个团。参观完天安门、毛主席纪念堂后,导游建议: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奥组委采纳了一位清代一品官员后裔的意见,专门装饰修葺了一处具有老北京特色的胡同,一则重现北京风味,二则增进国际国内人士对传统的、正在逐步消亡的老北京文化多一些记忆,多一些认识。许多人都赞成,于是跟随导游去那处修葺后的老北京胡同。

第一个项目是去那位在奥运会期间建言献策清朝一品官员后裔府中品尝北京大碗茶,看北京杂耍。及至到了,府门却锁着,前面就空出一片不大不小的地方,十几位老爷爷老奶奶身着黄色或红色的绸衣,手持扇子正跳着舞蹈。我们便随导游从所谓的甚为偏狭的“角门”进入。府堂却并不大,只能算是恭王府的一个大堂而已。正中便悬了那曾经风光一时的一品大员的遗像。两侧是两间偏房,是官员儿子儿媳以及女儿休息的地方。大堂对面是一排低矮的屋舍,其前面摆了一处不大的舞台,铺着有些陈旧的红地毯,中间就挤出了一处狭小的院落,院落中间摆了几排木桌木椅,地方显得愈加拥挤。游客们都埋怨着落了座。在肩上搭着白色毛巾的“小二”,以很快的速度端上了茶水——古铜色的茶壶,白瓷的盖碗,一小盘果脯,一小盘豆腐干,一小盘茯苓饼而已。随后是几个小女孩的顶碗表演,却也精彩,游客啧啧不已。其后是两位自诩帅哥的五十岁男师傅,表演口吞钢珠,鼻孔气爆车胎,钢刀砍腹。连说带演,一时让游客们喜不自禁,笑不绝口。正在精彩之处,时间却到了,导游便连连催促:要去坐北京的三轮车游胡同去了。于是都起身,鹊噪着随导游从另一个同样偏狭的角门出去,外面却已经等着十几辆带着红色斗篷的人力三轮车了。

我和妻边走边说着话,一位身穿黄色马甲、年龄约二十五六、面孔俊朗的男子竟走上前来:“听口音,你们是甘肃的?”。我和妻连连点头,说是甘肃张掖的。那男子就高兴起来:“我们是老乡呢,我是会宁的!”。听那口音,果是甘肃会宁的口音,我和妻有些乐:在这诺大的北京遇见老乡,虽只是同省而不同市县,却也有了几分亲近,就坐了他的三轮车。一路之上,他便用甘肃口音给我们讲解北京胡同的是是非非,以及一些旅游常识。

这处重新修葺的胡同皆用水泥裹了墙体,路面也是水泥铺就,与两边灰砖灰瓦的屋舍融为一体,狭窄的道路两侧立着许多灯杆。屋舍与屋舍之间却遍布着电线、电话线、网线。因为奥运会已经结束几年,胡同的一些墙体已经有了剥脱的痕迹,而且住在这里的人们也逐渐回到了以前的生活状况:在门外晾衣服,自行车、汽车、摩托随意的停在门口,使得原本就狭窄的胡同显得更窄了。但北京的胡同绝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衢道,它更是北京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场所,京城历史文化发展演化的重要舞台。它记下了历史的变迁,时代的风貌,并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好像一座座民俗风情的博物馆,烙下了人们各种社会生活的印记。

老乡告诉我们:北京的“胡同”是沿袭了元朝的名字,蒙古语的意思是“水井”。在元朝建都以后,因为元朝是一个游牧民族,水对他们而言极为宝贵。所以迁都北京后,家家建了四合院互相分隔,几个家族却挖一个水井共用,时间久了,便逐渐产生了悠长的“胡同”,甚至产生了胡同文化。在以前北京的胡同很多,大大小小几千,数不胜数,而且名目繁多。但是这些胡同虽然看起包罗万象,令人看着眼花缭乱,但如果认真分析,还是有其内在的规律的。

北京胡同的命名多以衙署官方机构、宫坛寺庙、仓库作坊,桥梁、河道、集市贸易、商品器物、人物姓氏、景物民情等决定胡同、街巷的名称,其中许多沿用至今。以形象标志来命名:好多胡同都是以一个较明显的形象标志来命名的,这也表现出北京人的实在、直爽和风趣,象较宽的胡同,人们顺嘴就叫成了“宽街”、窄的就叫“夹道”、斜的就叫“斜街”、曲折的叫“八道湾”、长方形的称“盒子”、短的有“一尺大街”、低洼的有“下洼子”、细长的叫“竹杆”、扁长的称“扁担”、一头细一头粗的叫“小喇叭”等等。以地名命名:早年间,最显眼、最突出的标志就要数城门、庙宇、牌楼、栅栏、水井、河流、桥梁厂,所以就出现了以此命名的西直门内、外大街、前、后圆恩寺胡同、东四、西单、大栅栏、水井胡同、三里河、银锭桥胡同等胡同名称。以树木植物命名:有的小胡同附近没有这些特别显眼的标志,胡同中种的树多,就有了柳树胡同,枣林胡同、椿树胡同等以树命名的胡同。以方位命名:许多胡同在起名时为了好找,还在胡同名称前加上了东、西、南、北、前、后、中等方位词,象东坛根胡同、西红门胡同、南月牙儿胡同、北半壁胡同、前百户胡同、后泥洼胡同、中帽胡同等。以北京的土语命名:因为胡同名称是住在胡同里的北京人自发起的,所以有不少北京的土语在里边,象背阴儿胡同、取灯儿胡同、闷葫芦罐儿胡同、答帚胡同、胰子胡同、嘎嘎胡同等。以吉祥话命名:有些胡同名称还能表露出人们的美好愿望,人们总乐意用一些吉利的字儿来给胡同起名。象带有什么“喜”啊、“福”啊、“寿”啊等字眼的胡同就有喜庆胡同、喜鹊胡同、福顺胡同、福盛胡同、寿长胡同、寿逾百胡同等等。还有带着“平”啊、“安”啊、“吉”啊、“祥”啊字眼的平安胡同、安福胡同、吉市口胡同、永祥胡同等等。以衙署官方机构命名:如禄米仓、惜薪司、西什库、按院胡同、府学胡同、贡院胡同、兵马司等,以皇亲国戚、达官贵族的官衔命名的胡同如永康侯胡同、武定侯胡同、三保老爹胡同,吴良大人胡同等。以市场贸易命名的胡同:如鲜鱼口、骡马市、缸瓦市、羊市、猪市、米市、煤市、珠宝市……以寺庙命名的有隆福寺街、大佛寺街、宝禅寺街、护国寺街、正觉寺胡同、观音寺胡同、方居寺胡同等。以手工业工人和一般居民姓名命名的胡同有大沙果胡同、汪芝麻胡同、栓马胡同、孟端胡同、刘海胡同等等。

在快要结束行程的时候,那位会宁老乡又告诉了我们一个许多胡同四合院门口的秘密:以前在朝廷做文官的,他在胡同里的四合院门口两侧摆放着方形的石刻,而武官门口的石刻则是圆形的,有权势的,官大官高的,门口会摆放石狮,一般官员和普通百姓是不敢摆放石狮的。随后他又无不感慨的说:在近几年城市的不断扩建和规划中,许多胡同已经被拆迁,已经消亡。有一年北京一处老字号的胡同因为城市规划要拆迁,许多人围观,甚至落泪。一些老年人竟然久久不忍离去,一边落泪,一边唏嘘。是啊,他们的童年在这里度过,中年在这里度过,在内心里存留了多少关于胡同丝丝缕缕的情结啊。但是社会在发展,人类文明在进步,城市发展的步伐更是大跨步向前,这些曾经留给许多人深刻记忆的传统屋舍,也许有一天只能成为一种文化遗产,永远地保留在北京以及许多爱着古老北京的人的记忆里而被深深地藏起,而关于北京胡同的故事却永远也说不完……

我们听得云里雾里,却也感叹他在这一行做了三年竟然对北京的胡同以及胡同文化懂这么多,心中就愈加觉得他亲近,及至到了目的地,我和妻让一位同事给他和我们合了影,以留作永远的纪念!

相关文章关键词

《北京游记之(二) 北京胡同》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