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黛玉的那一句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细读龚自珍《己亥杂诗》所云,不觉又让我重温起中国的古典之作《红楼梦》
作者同时从阅尽沧桑的炯炯双眸中看透这世界的深处,从人生的潮起潮落中,洞察生命的真谛。这次品读令我难忘的竟是那句黛与含恨而死时那句还未说完的话“宝玉,宝玉,你好。。。。。。”。
那是黛玉的悲吟-------知道“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的大观园,在她眼中不过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地域,知道在清幽的潇湘馆里,她过的是“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知道“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纱窗湿”的凄凉长夜。
那是读者的共鸣--------听到她只能对着菊花低吟道“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更有“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的悲怀。
那似乎不仅是她对宝玉所期望的,更是希望在人海中可以找到一个世界里的知心人。所以,再明白这一切后,那句“宝玉,宝玉,你好。。。。。。”的未完之语所隐含的全部惨痛有更加深了一层,那悲剧的,令人怀想的结笔更是对人的控诉,对社会的愤懑。
那是对时代的昭告---------我们需要有“新人”的表现,有“人的觉醒”。贾宝玉的似傻似狂不正是对社会的呼唤,对人性的启迪,对阶级的不满,对新社会必将取代旧社会的昭告。束缚的思想,有限的空间,封建的地域。社会的不公--------扼住人与社会时代的脚步。所以人要觉醒,人要创新,人需要去追求一份自由的尊重与完美。
但这份勇气仅限于有思想的人性之人。
黛玉的那句“宝玉,宝玉,你好。。。。。。”的结笔,参合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但这点所绽放的花蕾也将会在亿亿万万的读者中找到不同的感受,理解与答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林黛玉”但那份包含着深沉而又难以亵渎的爱会随着我们的人生阅历更加深刻。真正的体验那句“你好。。。。。。”之后的落笔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