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现代“夫子”再谈孝

现代“夫子”再谈孝

2013-10-24 02:14 作者:董元璋 阅读量:305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导读:百善孝当先!这也许是对善的最好诠释。孝字不是垒起来的。是因为他连接着真情的两端。当爱表示出不求回报的施与时,孝就更显回报的必然。如果说爱的表露是源于本性的自然,那我觉得爱中的回报则是人性中的一种理所当然。

有人说,当一句话说得多了,好的会变成虚的,优秀的会变成庸俗的,鲜艳的会变成淡白的。我虽不敢搬弄经典,至少有些东西,虽然经历千百次的重复,却总有绕着亘古不变的精髓的一股股新奇在里面——孝就是这样一个话题。

它在历史的长河的荡涤下,愈澄愈清;在大浪淘沙似的是砂轮下,愈琢愈精。

百善孝当先!这也许是对善的最好诠释。孝字不是垒起来的。是因为他连接着真情的两端。当爱表示出不求回报的施与时,孝就更显回报的必然。如果说爱的表露是源于本性的自然,那我觉得爱中的回报则是人性中的一种理所当然。我很欣慰的看到了24孝的故事,虽然那种朴素的孝道不值得现代人去学习,然而那种孝道至上的观念却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已足以感天动地。另一方面我很遗憾的听到诸多大逆不道,该遭天谴的故事。是啊!这两种实力都达到流传千古的目的,我也终于意识到遗臭万年和留芳千古的差别正是绿叶与红花的距离。

总有种感觉提笔写些什么都是重复的,然而我却不觉得多余。都知道它的分量有多重,当自己扪心自问的时候。有没有不合适的做法和冲撞的冲动呢?如果说用关爱换来一副狰狞的面孔,那可想而之副怒该有多伤心。子儒家的无违到以孝治国,再到今天的爱是必然,反目也是必然,这其中的辛酸和无奈连我做子女的都感到难以接受和容忍,然而父母却承受了不带一句怨言,这是至爱。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我们不该报之以至孝吗?

“一体而两分,同气而异吸。异处相通,隐志相及。痛疾相救,忧思相感。生则相欢,死则相哀。”这就是爱与孝,平淡但不平凡。我也终于明白了孔夫子的无违的错与对。一句话:“孝源于爱,却不限于爱,不止于爱。”

孝不靠言语,靠的是感动+心动+行动。尽管这一切他不需要。

男人树

相关文章关键词

《现代“夫子”再谈孝》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