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城记)开篇语:人生之路
(15万字纪实文学)之一开篇语:人生之路
在我漂泊异乡,为糊口生活而奔波时,我只能寻找保证我日常开销的工作来做.
我想在市区高薪阶层人眼里,我们这些来自乡下的打工妹,只不过是他们手中的一枚棋子.我也不敢妄想自己能成为都市人海中,一名知识渊博的打工仔.但我会努力去争取的.
我喜欢看书,特别是文学类于刊物.在我经济不允许我买新书时,我只能光顾旧书滩.花上几角钱,购回一些我爱看的书藉.
我也从阅读里发现一个知识宝库.旧书滩里不但存有一些学习方面的书,还有很多工具类书籍.例如某广播电台讲座,某技校使用的教材.内容充实,适合各类初级生学习.我又想领略到刊授学校的风范.就报名加入石家庄市开办的新闻文学函授学习班.
在我掌握写作基础知识,爱恋着文学这门学科的同时,也时常提笔来挥写自己的人生.描绘万花筒似的七彩生活.在我多舛的命运面前,我不甘愿心,一生无所事事.守着空虚的灵魂过日子.想让自己成为自己想成就那样的人.就得努力去争取.
我用业佘时间学会了五笔字型打字.我印成的铅字文章和给青少年提高人文素质编著的书籍《解说诗词名句》.就是很好的例子.
诗是心灵的再现,散文是生活的缩写,小说是浓缩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阅历,以及从别人那里听来的,看来的故事写成的.
因为世上的人不同,人生的不同.带给你的想法也就不同.所以每个人都会成为小说里的人物.小说里的典型人物也是你生活里接处到的人.并不是说我就是我到了小说里,我可能就会变成他,他由可能就变成你.要因小说里的故事情节而定.所以我说写小说,跟说话一样容易,就看你是否懂得生活和人生.
谈情说爱人人都会.可并不是人人都会写小说.原因是爱好不同.但只要有志向,一定会成为让自己骄傲,让别人羡慕的人.
“网雨人生路”
你是否有和我一样的经历?
时光荏苒,沧桑岁月,不但给我一个充实的人生,也给了我金钱的呵护和更多的知识。
但一想起往事,我就很困惑,我来威海十年了,一点没有成就感,生活里也有好多,我不理解的事发生,我现在也知道自己的人生之路应该怎样走。
但我从家乡出来,离开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就在没想过回家生活。也许是家乡的田园生活融不下我,我有更多象城里孩子一样的想法?
于是,我在打工的路上一直向前走,吃住公司的,生活无忧无虑的,我也就很安逸的生活和工作,业余的时间,在想象和涂抹绘画中前行,我仍然没找到自己的归宿。
但愿来日的生活不会象往日那样,过着走马观花、留离不定的打工混日子生活,有目的,有期盼,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生。
我95年来到威海找工作,觉得陌生的海滨城市真的很美,也真的象我想象的那样,有着广而宽街市和巷尾,我心中犹然升起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从前,我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什么事情都是妈妈张罗在先的,现在,凡事都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开始我新的人生之旅了。
我感到心里空虚,偶尔看看天籁的美景,大地上的万个丘陵,想想河山绣水给予我的,也只不过是身外之物,他乡再好,也没有自己成长的地方好。
我思念妈妈,思念家乡的田园生活,思念童年的玩伴,
但人生的路还得继续走下去,生活和工作里的如意不如意,身心的疲惫,精神的委萎靡不振,都是那么的挫伤我的自尊和自信。
我来时拥有的那些憧憬,早被现实粉刷得得一干二净,但我相信我的生活会好起来的,有人说,我有写作的天赋,我说不是,凡是都得靠自己努力去争取,我只是平时爱写写画画的,讴歌自己美好的生活和人生。
我想,时间给予人的是平等的,人人向往美好的生活,可是有人就得不到,只要自己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卷,我就心满意足了,人无完人,我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不想拥有太多的奢求,只想拥有前进的人生路,我本该在家乡过着安静、祥和的生活,可命运偏偏让我自己出来闯天下.
我虽自信,自己会成就一翻事业,让九泉之下的父亲、母亲安息,也让自己对人生有个交代,但需要我付出很多努力,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
记得,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我迎着微风在小径上漫步,那么的洒脱,那么的清闲,没有任何负担,纯洁的心灵好象清澈的泉水,思想不掺一丝杂念.
我看见静静的小溪在流淌,太阳出来时,地上就象着了火,看着远处一望无际的绿色田埂,近处那数不完的房舍,想着自己的现在和将来.
辞逝的父亲没过上一天好日子,就匆匆的离世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父亲有个健康的身体,没有病魔缠身的史历,只可惜了解爸爸的人,都知道爸爸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毕生经历的同时,他跟病魔搏斗了多很年。
我曾听父亲讲起,他的姊妹,在文革时都失散了,有的离开家园就不知去向了,九岁时,爸爸被一家姓王的老年夫妇抚养,十六岁时,离开养父母,来到黑龙江望奎孙氏家族寄居.
爸爸通过媒人介绍认识了妈妈,并生养我们姊妹五个。我有时发现爸爸偷偷的流眼泪,妈妈说,你爸爸又想起了身世了。
但爸爸留给我记忆里的事,还是家里柜子上方,摆放父亲打真吃药使用的针头和药盒,针管的粗细跟暖气管子似的,我看见药液不停的流进爸爸的血液里时,我觉得爸爸是一个坚强的人。
妈妈说:你爸爸活着就好,也算我的福气。还记得爸爸刚去世的那段日子,母亲经常以泪洗面,皱纹也一天天的爬上了妈妈的额头,让人看了心里真的很难受。
那时,我家生活条件还算可以,爸爸因为是公办教师,我们18岁以前都有抚恤金,妈妈一直到去逝了,都是定时的发放抚恤金.
我记得除夕之夜时,爸爸还在为乡亲们写春联和福字,一张张纸上显耀爸爸的书法墨迹,令人赞叹呢.
我想:父亲生活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说不定有多伟大呢!就是那时也很让人羡慕呢,想想爸爸的敬业精神,工作态度和对周围事物的看法和认识,是任何一个人无法比拟的。
爸爸常常是给予人的甚多,得到的甚少,我看出来了,母亲的不识字,爸爸感到些许的不悦,要求自己的儿女无论如何,都要学识渊博。
爸爸希望我们姊妹五个,能寄托爸爸的意志,做社会上有用之人,只可惜我们姊妹几个目前谁也没实现爸爸的心愿。
我的姐姐和弟弟各自拥有自己的家了,我还在努力,我觉得有这样一位当教师的后代,应该感到自豪,我的付出,也兴许会实现爸爸对儿女的期望。
还记得我小时候很不懂事,看到别人家有好吃的好玩的,回到家里就向妈妈讨要?妈妈说:咱家生活条件不好,你爸爸一个月只拿几十块钱,只够咱家生活费.
女儿,你还要这个,要那个的,都这么大了,还象小孩子一样没出息,将来怎办呢?要学你姐姐的样子,做妈妈的乖女儿,这也许是我记忆里最不懂得体量爸爸的事了.
得我刚刚步入社会,接触社会上一些人和事时,都没有让师傅太操心,因为懂得自己应该怎样去做,怎样的在群体里生活了,
怎样让自己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鲁迅曾说“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这话有道理。
我走在打工的路上自谋生路时,我在自学这个阵营找到了出发点,让生活开启新的人生行线了.
1996年的八月十五以前,我在威海广播电台晚上直播版块里,听见了主持人读了,一个听众写的“游子的心声”一文,主题表达出打工人的心声,引起全体舍友共鸣。
我由此产生了更多的想象,别人可以写打工人的心声,我也可以试试吗?我用了一个晚上写了一篇:“明月千里寄相思,也是应主持人“心海听歌”小栏目征稿完成的。
八月十日晚上,我和舍友刚刚回到宿舍,就听见收音机里,传出来“明月千里寄相思”一文,配有“明月千里寄相思的”音乐,加上主持人悦耳的声音,给人的感觉,真象回家了一样。舍友听了一致给予赞同的意见。
我听见“明月千里寄相思”文字,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我写的文字也可以发表了,我也有信心继续写文字了。
“明月千里寄相思”是我自小学到走向社会,写得最好的一篇文字了,要是主持人当时不读我写的“明月千里寄相思”,一文,也许我这辈子也不会在自由撰稿路上发展了。
现在,一想起爸爸和妈妈都去世了,姐姐和弟弟都在家乡生活,只有我一个人在外面漂泊的过日子,我感到人生是很凄凉的。
想当初只因在电播里听到一篇游子的心声,也在电播里发表了“明月千里寄相思”让我走近了文学,过着与文字打交道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