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羽毛球的消极比赛:刺挑伦敦奥运

羽毛球的消极比赛:刺挑伦敦奥运

2013-10-14 19:59 作者:四季梧桐 阅读量:518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8月1日,世界羽联就4对奥运会女双选手涉嫌消极比赛被取消参赛资格,其中包括中国选手于洋/王晓理,还有2对韩国选手和1对印尼选手。认为违反了世界羽联的运动员行为条例第4.5和4.16款,即“未尽全力去赢得比赛”和“做出了明显有辱于或有害于羽毛球运动的行为”。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说违背了奥运精神、违背了体育精神,有人说不该钻规则的空子;有人说体育的本质是强身健体,不该一味追求金牌名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大都在批中国羽协还有李永波,认为丢了中国的脸,不该在奥运赛场上如此丢人现眼,让人耻笑。

我想冷静地看待一个问题,是不该人云亦云的。是要认真思考,全盘考虑的。其实,无论奥运会还是世界杯,从创办到完善,制定规则的都是欧洲人,只是在现代,体育运动在亚洲的盛行已成了一个国家强盛的外在表现之一,因此许多亚洲国家都在用体育为国家争得荣誉,争得世人的瞩目,于是一些技巧性、灵巧度大的运动项目在亚洲得到发扬光大,比如体操、乒乓球、羽毛球、跳水等,而一些力量型、大运动量型的运动项目则是欧美人的天下,而中长跑在近年也成了非洲黑人的强项。但是,当一些运动项目被亚洲人占领的时候,欧洲人不高兴了,不愿意看到金牌旁落,于是制定新的规则来扼制亚洲选手,而亚洲人的无能就表现在唯唯诺诺的默许,像乒乓球在赛制等多方改革后,依然没有挡住中国的脚步,于是可怜的中国人因担心太强大而被奥运会取消,一味迎合趋就。

什么时候亚洲人能勇敢站起来说:网球的运动量过大,就像乒乓球将球改大一样,网球运动不太适合亚洲人,理应将网球的直径缩小,这样有利于在亚洲推广。你说这样的要求合理吗?在欧美看来肯定是不合理的,因为在欧美人心里,只有符合欧美人欣赏习惯的才是合理的,只有符合欧美人需求的才是合理的。

回到这次奥运赛场,中国媒体在一味指责中国羽协的同时,应该想一想,在奥运会这样的国际大赛上,为什么会同时有三个国家的8名运动员“想输”这样的咄咄怪事,那一定是规则有漏洞可钻,因为每一个国家都太想拿金牌了,于是钻规则的空子便成了理想之选。那么规则在制定上能否更加严谨?一定能,北京奥运仅是简单的淘汰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这什么有前车之鉴不用,而要另起炉灶制定新的规则?是为了赛事更好看还是为了照顾欧美球员?不得而知,但事实是赛事没有更好看,反而消极比赛难看了,这到底让谁难堪?是国际羽联?是被处罚的三国羽协?既然规则制定的有问题,就不应该一味指责运动员和教练员。虽然有所谓的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在头上,但奥运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名利场上的试金石,每一个国家都在争取,并不仅仅是亚洲国家。

请看主办方英国人是怎样做的:

为了迎接2012年伦敦奥运,英国BBC电视台制作了一部关于英国奥运英雄的电视剧《贝尔特与迪克》,贝尔特-布什奈尔和迪克-不纳,是1948年伦敦奥运会双人桨冠军。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双人桨比赛在亨利皇家赛道举行。贝尔特与迪克为了在半决赛中,避开丹麦的的强力组合(艾博-帕森和阿格-劳尔森),故意在第一轮输给了一对法国组合。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他们闯过两关复活赛,最终决赛夺冠。赛后贝尔特承认:“迪克决定了,为了不提早在半决赛中,遇到丹麦人,我们应该在第一轮中输掉比赛……”这样一个没有体育精神的策略,却被英国人誉为“有冒险精神的”和“深思熟虑的”,并被BBC作为欢迎2012年奥运会的电视主题。

面对比今天奥运赛场上发生的一切,你是不是觉得有些讽刺?

世界不是美好的。嘴上说的冠冕堂皇,背底里干尽丑恶勾当的人比比皆是。

当体育已逐渐成为资本运作的一种工具,当体育已经成为商业活动的一分子,当体育已经成为资本方谋利的新工具,你想要完美的奥运精神,除非在规则的制定上滴水不漏,否则还会有人钻空子。

钻规则的空子,眼睛只盯着金牌,这与体育精神无关,但却与商业利益有直接关系。是谁让体育粘染了铜臭?大家应该心知肚明。

相关文章关键词

《羽毛球的消极比赛:刺挑伦敦奥运》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