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走近张爱玲

走近张爱玲

2013-10-14 20:04 作者:林子 阅读量:293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二十世纪40年代的十里洋场,没有了热血沸腾的五四青年,只有炮火给纷飞的岁月,有一个不凡的女子,却从不幸的童年走出,走进了畸形的沪港社会,塑造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写就了一出出美丽凄惨的生命史,演绎了一幕幕苍凉无奈的女性人生。她,就是上海四大才女之一张爱玲。

她,是一个活在租界上海的旧作家,是没落的十里洋场的最好的最后的代言人。记得我在大学念现代文学课时,那是我第一次走近张爱玲,老师给我们展现的是张爱玲年轻时的照片,那是一个高洁的女子,修长好看的眉毛,秀气水灵的眼睛,娇小挺立的鼻子,半弯温柔的秀发,是个有点小资情调的女人。老师给我们细致地分析了她的小说,那时的感觉,觉得小说中的主人公似乎在诠释着她那传奇的一生,她的纤细的笔下,流淌的是繁华中的苍凉。笔下的主人公,如一朵盛开在阴暗角落里的罂粟花,凄红、妖艳,却藏不住浮世的悲欢。在她的作品中,一方面是隽永的讽刺,一方面是压抑的悲凉,一方面是绝望的阴冷。读她的作品,就像回到了北方的冬天,永远有一种寒冷浸入骨髓。她的文字,总能让人有醍醐灌顶般的彻悟,更让人在不经意间看到触目惊心的现实。上海十里洋场的千万人之中,似乎总有你要遇见的人;她的文字,总能让人拨开千万年的历史尘埃;她的文字,总能让人在无涯的时间荒野里,找到人间最真切的爱和美,那种爱,是那样美丽,是那样凄苦,又是那样生动。她在《霸王别姬》中对这种爱进行了最生动的阐释。小说中的虞姬,在错误的时间把一生错误地给了项羽这个英雄,于是,她以他的壮志为她的壮志,以他的胜利为她的胜利,以他的痛苦为她的痛苦。当他四面楚歌时,她唯有以锋利的小刀深深地刺入自己的胸膛,在生命的尽头说:“我比较喜欢那样的收梢。”

张爱玲在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的废墟上尽情展现她美丽的才情,以出奇的才华、敏锐的洞察力及对生活独有的感悟,以悲切哀婉的故事、漠然冷淡的态度,表现出对人生傲然、深刻、苍凉的思考。她往往不把目光投向民族战争的女英雄,而是在一种逆向的文化思维中,在工业文明的城市社会中寻觅女性的人生轨迹。她始终把笔锋指向城市金钱意识浓厚的中层女性,这些可怜的女人,在处心积虑地保存财产的同时却丧失了美好的人生。她用细腻的笔触,建构了一个苍凉的女性王国。她不动声色地尽情展现了这个女性王国中人性的扭曲、人格的失落与伦理的丧失。

张爱玲喜欢用严酷的现实来消解理想的爱情,用人生的实利主义去颠覆纯洁的爱情。最后,爱情的火焰熄灭了,空留苍凉的生活。

聪慧的见识,对家庭关系的自我体验和透视,使张爱玲能游刃有余地从不同侧面对女性人生进行审美观照。于是,十里洋场的一个又一个女性的完美理想破灭了,一个又一个女性的美丽爱情收场了。她以平平淡淡的叙事,让人不知不觉地沉浸到一种华美而悲哀、富丽而苍凉的艺术境界中。

今天,她的小说,受到人们热烈的解读,她的“华丽和苍凉”,受到人们高山般的仰望。走近张爱玲,细细品味她所营造的美丽世界,定会发现更多幽丽迷人的景观。

相关文章关键词

《走近张爱玲》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