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柏山揽胜
紫柏山位于留坝县北,西巴蜀而背秦川,前控汉蜀,后屏秦陇,绵亘五百余里。山上林木参天,泉溪织地,千峰竞起,溶洞深邃,被誉为“栈中第一名山”,令人神往。
这里林深谷幽,山则危危高峻,异姿具呈;溪则浮浮若吟,清香可餐;泉水清纯婉妁,千折百回,在万仞怪石之间飞花撒珠……
一座古庙镶嵌在翠绿之中,依山傍水,五山环抱,松柏掩映,碧波萦绕。相传,西汉张良不为名利所惑,功成身退,曾在紫柏山隐居学仙。东汉末年,张良第十代孙张鲁为纪念先人,在这里修建了留候祠。
进了山门,便是一座小桥,名叫“进履桥”,象征沂水桥头黄石公试探张良的胸志,让张良三次给他捡鞋、穿鞋的轶事。进履桥朱栏赤柱,桥廊山风郁凉,桥下绿水穿流。
进入大殿内,张良的雕像端庄肃穆,谦和睿智。
大殿的南侧有池水一泓,碧荷婷婷;梭椤娑娑,擎霄如盖;亭阁垂影,鸣泉蒙荫;远山紫柏蒸岚,近山鸟语花香,诚然仙境。
北侧紫柏、苍松、翠竹、花树掩映成荫;曲径、花坛、假山、古池谐然成趣;泉水吞吐有声,昼夜不息;古柏走蛇蟠龙,屈伸多态;稀有的爬柏凌霄,缠绕古柏,满树红花,争色斗艳,直上绝顶。
拾阶而上,在万杆烟竹中耸立一草亭,象征张良起自民间,功成身退,弃官为民,不慕汉宫秋月,乐于茅屋柴扉。
草亭旁边,翠竹掩映着蜿蜒的石径——名叫“云梯”。两侧石栏上雕刻着莲花、狮子,在翠竹幽影中栩栩如生。当你穿堂越殿,观楼望阁,赏花听泉,步履“云梯”的时候,颇觉心旷神怡,诗兴大发。因此,石壁上留下了历代名人的墨迹。
沿着“云梯”攀登,就到了授书楼。相传,黄石公授《太公兵法》一书与张良。张良得书,深研其法,辅刘邦建立帝业。
授书楼,八角展翅,凌空欲飞。登楼远眺,群山环抱,绿海无涯,吐岚纳雾,松涛奏鸣;俯首下望,楼阁参差,溪鸣泉响,松柏叠翠,花木竞秀。
沿庙闸公路前行约一公里,淌过一条小河,出现一洞,名叫“藏金洞”,洞深无底;不远处是奇险异常的观音崖;盘山而上,一株“相思树”抱石而卧,更前行即到圣水洞。洞中钟乳倒挂,清泉淙淙,其侧是苇陀洞,洞口被稀有的“无根藤”掩映,旁边百年古藤攀岩而上;近山顶是猴望峡,一览众山;峡底有“滴水石”,涓涓滴水常年不绝。隔山眺望“乌龙洞”,使人乐而忘返,俯瞰苇河从脚下流过,青山、绿水、田园、农舍尽收眼底。
紫柏山岩洞,分布广泛,各具特色。有的钟乳悬垂,晶莹剔透;有的如雕似绘;有的清泉淙淙,四季不涸;有的高大无比,深不可测,真是鬼斧神工,令人叫绝。可谓:“洞本称灵,莫笑名山生地角;泉如此响,必流惠泽遍天涯”。据《县志》记载,紫柏山有七十二洞、八十二坦,历代以来,栖真者甚多。虽然这里悬崖峭壁,人踪罕至,但奇闻异踪引人入胜,似真似幻的各种传说,给紫柏山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紫柏山的山垭平缓开阔,俗称为“坦”。坦上,林茂竹修,遮天蔽日,飞鸟相逐,清流回转;踱步其中,幽静怡人,使人产生一种超凡脱俗之感。
登上紫柏山绝顶,极目望去,只见朝阳初露,云雾缥缈,群峰漫舞银纱,如淑女沐浴淡妆,婀娜多姿,恍若琼瑶;清风过后,林涛翻滚,如同碧海浪涌,此起彼伏,连绵不绝……这时,你会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阔远、和谐与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