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章写作网 >文章写作社区 >张若虚:与永恒猝然相遇

张若虚:与永恒猝然相遇

2013-10-14 20:27 作者:林子 阅读量:279 推荐0次 | 我要投稿

在唐代,有一位诗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是孤独的。等待了将近一千年,当人们重新读到《春江花月夜》时,才惊喜地发现了他,才重新走进了这位以“孤篇名世”的诗人的永恒世界,他,就是张若虚。

与张若虚相关的一个人物大概是隋炀帝吧,当年隋炀帝乘龙舟巡游扬州,身边有九百如花似玉的美女相伴,那是何等的热闹与繁华!

几十年后,张若虚做兖州兵曹,也许是职务之便吧,他也曾有一段时间为了公务,从江都到兖州,往来于隋炀帝走过的航线之上。所不同的是,隋炀帝一路有美女相伴,而张若虚主要是为了公务,路上是寂寞的,陪伴他的只有天边的一轮明月。

不知是哪年哪月哪天,可能是八月十五吧,张若虚登上了一叶扁舟,过高邮,朝江都进发,河面上清风轻拂,天上皓月皎洁,他在小舟里把酒小斟,望着粼粼波光的运河,淡淡的惆怅悄然袭上心头,于是握笔写出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此时,河水轻轻悄悄地绕过花草丛生的春野,月色温柔地倾泻在繁花绿草上,那淡淡的银光如洁白的雪在红花嫩草间漫过。于是,他再写出两句:“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那是怎样的一个美丽的夜晚呢?水天一色,碧波万顷,皎皎明月在天宇中渐渐升起,孤单而清冷,如梦似幻。张若虚轻叹了一声,接着写下了“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他不由地思绪万千,也许他想起了刘希夷的名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刹那间,他思接万载,与永恒猝然相遇。是呀,年年岁岁,月儿亘古不变,而对月之人却代代更替;宇宙无限,而人生却如流水匆匆而逝,只有这月儿静默无语,悲悯地注视着芸芸众生,于是他信笔又写下“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他的思绪百折千回,他想起了远方的美人,不知她是否也在欣赏这美丽的夜色呢?她是否还在静静地等着他?他与她之间,到底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清泪从他脸上滑过,他情不自禁地写下“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他默默地放飞着自己的相思,脸庞上的泪珠再次滑落,他想起了青枫浦这个难忘的相思之地,于是又写下了“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在这个春天的夜晚,皎月清朗,一缕清辉拂过他单薄的身影,他在咀嚼往昔的爱情,那是甜蜜的,还是心碎的?今晚的清月也应该照着伊人的梳妆台吧,她,在这个相思的夜晚,是否也会想起他?他提笔再写:“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他想起了昨夜的梦,梦中春花凋零,梦醒落月西斜。如今,夜深了,春花也隐隐约约了,斜月也藏入了迷雾中。身入宦海,他憧憬过,也悲伤过,但不知是否会陷入人生的迷雾中?他不想回答,也不能回答,只有看着落月,将满怀愁绪伴着月儿的清辉洒在河边的树上。于是,他落笔写下了“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斜月渐沉,夜色渐深,张若虚醉了么?他乘着月色回到了他的相思之地么?他找到了那位月下独望西楼的美人么?这些我们无法猜测,但我们却找到了《春江花月夜》的美丽,闻一多先生找到了“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李泽厚先生找到了诗中的憧憬和悲伤,找到了诗中的忧伤和叹息。

张若虚,以一首《春江花月夜》,赎尽了宫体诗千年的罪。

相关文章关键词

《张若虚:与永恒猝然相遇》的评论 (共 0 条)

  • 还没有人评论,赶快抢个沙发